[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高焊接强度的BTB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5432.6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2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郑鹏飞;何志刚;陈进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祥龙嘉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00 | 分类号: | H01R24/00;H01R13/405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焊接 强度 btb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具有高焊接强度的BTB连接器,由相互对插的公座部和母座部构成。其中,公座部包括公座绝缘体和公座端子。公座端子固定于公座绝缘体内,且与第一PCB板相焊接固定。母座部包括母座绝缘体和母座端子。母座端子固定于母座绝缘体内,与公座端子的位置一一对应,且与第二PCB板相焊接固定。公座端子包括有公焊脚部。母座端子包括有母焊脚部。在公焊脚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焊接开口槽。在母焊脚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焊接开口槽。这样一来,从而有效地增加了连接端子和PCB板之间连接焊缝的长度值,进而防止两者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生脱离现象,影响信号传输的可靠性、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BTB连接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高焊接强度的BTB连接器。
背景技术
BTB连接器(BTB,board-to-board Connectors)是目前所有连接器产品类型中传输能力最强的连接器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网络、金融制造、电梯、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办公设备、家电、军工制造等行业。
BTB连接器由相互对插的公座部和母座部构成,其中,公座部包括公座绝缘体和固定于公座绝缘体内的公座端子(如图1中所示);母座部包括与母座绝缘体和母座端子(如图2中所示)。母座端子固定于母座绝缘体上,且与上述公座端子的位置一一对应。公座端子、母座端子分别通过锡焊的方式实现与第一PCB板、第二PCB板的连接、固定,从而实现信号传输路径的导通。然而,在BTB连接器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公座端子相对于第一PCB板以及母座端子相对于第二PCB板之间发生挣脱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在于,用于连接公座端子以及母座端子的焊缝长度不足,即焊接结合面积不足以满足实际需要。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的做法为增加公座端子和母座端子的宽度值,虽说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亦会必不可免地会增大BTB连接器的外形尺寸,不利于对其进行装配空间布局。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高焊接强度的BTB连接器,其设计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成型,且在不增加公座端子和母座端子宽度值的前提下,有效地延长了焊缝的长度值。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具有高焊接强度的BTB连接器,由相互对插的公座部和母座部构成。其中,公座部包括公座绝缘体和公座端子。公座端子固定于公座绝缘体内,且与第一PCB板相焊接固定。母座部包括母座绝缘体和母座端子。母座端子固定于母座绝缘体内,与公座端子的位置一一对应,且与第二PCB板相焊接固定。公座端子包括有公焊脚部,其与第一PCB板相平行布置,且贴合。母座端子包括有母焊脚部,其与第二PCB板相平行布置,且贴合。在公焊脚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焊接开口槽。在母焊脚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焊接开口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焊接开口槽由公焊脚部的边缘内延而成。第二焊接开口槽由母焊脚部的边缘内延而成。
当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型设计,第一焊接开口槽远离公焊脚部的边缘。第二焊接开口槽远离母焊脚部的边缘。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第一焊接开口槽和第二焊接开口槽均为矩形槽或圆形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公座端子与公座绝缘体一体成型,即在公座绝缘体成型阶段,公座端子预先内置于其注塑模具的型腔。
当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型设计,所母座端子插接于母座绝缘体,即在母座端子的左、右侧均外延有插接凸块,相对应地,在母座绝缘体上开设有与插接凸块相适配的、沿着上下方向进行延伸的插接通槽。
相较于传统设计结构的BTB连接器,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在连接端子(包括公座端子和母座端子)的焊脚部上均开设有焊接开口槽,且在与PCB板焊接的过程中进行施焊填充,从而有效地增加了连接端子和PCB板之间连接焊缝的长度值,提高了连接强度,进而防止两者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生脱离现象,影响信号传输的可靠性、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祥龙嘉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祥龙嘉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54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电转子磁铁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控镗床用工装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