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控机床主轴打刀缸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7045.6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1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孙杰;谢瑞木;李奕轩;汪旭光;梁夷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海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55 | 分类号: | B23Q3/155;B23B19/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谢潇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机床 主轴 打刀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数控机床主轴打刀缸,包括油缸体、活塞、油缸压盖和底座,油缸体和油缸压盖分别套设在活塞的外侧,活塞的前端连接有打刀环,打刀环上连接有拉刀杆,拉刀杆设置在底座内,底座固定在油缸体的前端,油缸体与活塞围成夹刀油腔,油缸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夹刀油腔相通的夹刀进油口,油缸压盖、油缸体和活塞围成松刀油腔,油缸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松刀油腔相通的松刀进油口,松刀油腔位于夹刀油腔的后侧,活塞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后压盖,后压盖与油缸压盖之间设置有若干压缩弹簧,每根压缩弹簧的后端靠设在后压盖上,每根压缩弹簧的前端安装在油缸压盖上。该打刀缸通过若干压缩弹簧保证活塞处于安全可靠的长期复位状态,降低主轴损坏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机床配件,具体是一种数控机床主轴打刀缸。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中高端数控机床所采用的功能核心部件——电主轴产品严重依赖进口,成为限制企业机床产品自主创新、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
打刀缸作为主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轴换刀过程的执行元件,打刀缸的可靠性最终影响主轴单元的可靠性。打刀缸基本由打刀缸体、活塞、压盖等零件组成,打刀缸的动作依靠液压提供压力,实现活塞的推进动作与复位动作,进而实现主轴的换刀过程。
在主轴加工及停机过程,打刀缸的活塞均处于复位状态,只有在换刀过程中活塞才执行推进动作,一次推进动作在几秒之间完成。为保证活塞长期处于复位状态,打刀缸的复位腔需要持续保证压力,若该压力消失,可能造成打刀缸的活塞往前推进,与主轴旋转部分接触,进而造成干摩擦,导致主轴单元损坏。现有的主轴打刀缸通过持续不断地向油缸复位腔供油以及通过橡胶密封件对腔体的密封共同协作,来保证打刀缸的活塞处于复位状态。该结构存在几种缺陷,第一,持续不断地供油会不停耗能,增加液压系统的负荷;第二,橡胶密封件存在老化问题,随着时间推移,密封件会老化,出现渗漏,最终打刀缸的复位腔难以保持持续的压力,存在主轴损坏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数控机床主轴打刀缸,可保证活塞处于安全可靠的长期复位状态,降低主轴损坏风险。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数控机床主轴打刀缸,包括油缸体、活塞、油缸压盖和底座,所述的油缸体和所述的油缸压盖分别套设在所述的活塞的外侧,所述的活塞的前端连接有打刀环,所述的打刀环上连接有拉刀杆,所述的拉刀杆设置在所述的底座内,所述的底座固定在所述的油缸体的前端,所述的油缸体与所述的活塞围成夹刀油腔,所述的油缸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的夹刀油腔相通的夹刀进油口,所述的油缸压盖、所述的油缸体和所述的活塞围成松刀油腔,所述的油缸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的松刀油腔相通的松刀进油口,所述的松刀油腔位于所述的夹刀油腔的后侧,所述的活塞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后压盖,所述的后压盖与所述的油缸压盖之间设置有若干压缩弹簧,每根所述的压缩弹簧的后端靠设在所述的后压盖上,每根所述的压缩弹簧的前端安装在所述的油缸压盖上。
本实用新型数控机床主轴打刀缸,通过压缩弹簧的复位保持结构,保证活塞处于安全可靠的长期复位状态,降低主轴损坏风险。在活塞复位、主轴正常工作过程中,若干压缩弹簧对后压盖施加向后的推力,可保证后压盖和活塞不会向前移,从而若干压缩弹簧可辅助实现活塞的长期复位状态,同时,在油压失效的异常情况下,若干压缩弹簧可保证活塞不会由于重力等作用而下滑,避免因活塞与主轴干摩擦而造成主轴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的后压盖上通过若干第一螺钉等间隔固定有若干导向销,每个所述的导向销上套设有一根所述的压缩弹簧,所述的油缸压盖的后部开设有若干弹簧安装孔,每个所述的弹簧安装孔内装设有一个所述的压缩弹簧,每个所述的导向销的前端伸入一个所述的弹簧安装孔内,每个所述的导向销的前端面与其所在的弹簧安装孔的端面之间间隔设置。若干导向销,对若干压缩弹簧的伸缩起导向作用,且活塞动作过程中,若干导向销与油缸压盖两者不干涉,可进一步保证活塞复位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海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海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70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保温节能墙体
- 下一篇:一种含榫卯结构的复合材料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