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气门轴的扭矩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8853.4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7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明(西安)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22 | 分类号: | G01N3/22;G01N3/04;G01M13/00;B25B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郝震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阎***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气 扭矩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气门轴的扭矩测量装置,包括“L”后座和前盖,“L”后座和前盖组合成长方体形状,前盖的一侧铰接于“L”后座的长端,前盖的另一侧通过夹紧组件与“L”后座长端开合链接,前盖的厚度不小于“L”后座长端的厚度,在“L”后座短边面的几何中心设有菱形四方槽,在“L”后座短边面对称的所述长方体面的几何中心位置开设有圆柱形容纳槽,在“L”后座的长端部的半圆形容纳槽的中轴线上固定有定位键。通过设置的圆柱形容纳槽,将节气门轴绝大部分固定装夹在该装置内,有利于卡槽处扭矩的精确测量,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容易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气门的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节气门轴的扭矩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几乎任何内燃机设备均设置有节气门装置,其属于发动机系统,上接空气过滤器,下接发动机,主要用来控制发动机的进气流量大小,决定发动机的运行工况。目前市场上通用的节气门包括节气门壳体、位于所述节气门壳体内部的电机、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啮合的扭矩传递装置、与所述扭矩传递装置固定连接的节气门轴、安装在所述节气门轴上的、位于节气门喉口内部的蝶阀,及与节气门壳体配合安装的盖体。节气门在工作时,通过机械式拉索或电子传感器,控制所述的节气门轴的旋转角度,并带动所述的蝶阀旋转,从而调节进气量的大小,可见所述的节气门轴的扭矩值大小关乎整个节气门的运行正常与否。
如图1,通常节气门轴由长端1、长键槽2、卡槽3和短端4组成,其中卡槽3处的扭矩值是整个节气门轴的重要检测指标。目前工程中主要采用扭力扳手,通过将轴的一端固定在台式虎钳上,另一端用扭力扳手施力从而测定最大扭矩值,然而所述的节气门轴本体为圆柱状,如图1所示,通常其表面粗糙度较低,直接使用扭力扳手易打滑,无法直接测量。目前主要测试手段是通过将除测试区域外的其他地方加工为多边形,从而夹持在测试机上进行,但这种方法复杂不利于工业应用。
因此,提供一种节气门轴的扭矩测量装置和方法显得尤为必要,尤其是在加工节气门轴过程中的品质抽检更为迫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气门轴的扭矩测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节气门轴的扭矩测量装置,包括“L”后座和前盖,“L”后座和前盖组合成长方体形状,前盖的一侧铰接于“L”后座的长端,前盖的另一侧通过夹紧组件与“L”后座长端开合链接,前盖的厚度不小于“L”后座长端的厚度,在“L”后座短边面的几何中心设有菱形四方槽,菱形四方槽与扭矩扳手相配合,在“L”后座短边面对称的长方体面的几何中心位置开设有圆柱形容纳槽,所述圆柱形容纳槽的直径与被测节气门轴的长端直径相配合,在“L”后座的长端部的半圆形容纳槽的中轴线上固定有定位键,所述的定位键与节气门轴的长键槽相配合。
进一步的,夹紧组件包括“L”型杆Ⅰ、“L”型杆Ⅱ、夹紧螺钉和夹紧片,“L”型杆Ⅰ的一端固定在所述“L”后座长边面上,“L”型杆Ⅰ的另一端与另一个“L”型杆Ⅱ的长杆端铰接,“L”型杆Ⅱ的短杆上螺纹连接夹紧螺钉,在夹紧螺钉的端部固定有夹紧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圆柱形容纳槽,将节气门轴绝大部分固定装夹在该装置内,有利于卡槽处扭矩的精确测量;该装置测量节气门轴扭矩时,仅卡槽和短端外漏,有效避免节气门轴断裂伤及人员;该装置充分利用节气门轴的长键槽对节气门轴进行定位和固定,有效的避免了测试过程中节气门轴与装置发生相对位移;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容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节气门轴的结构图。
图2为节气门轴的扭矩测量装置外部结构图。
图3为节气门轴的扭矩测量装置内部结构图。
图4为节气门轴的扭矩测量装置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明(西安)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精明(西安)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88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