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冶加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29218.8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1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瑞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杨佳丽 |
地址: | 0121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冶 加工 余热 回收 利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矿冶加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带主控闸门的矿冶余热采集管,主控闸门连接有第一绝热管节,第一绝热管节连接有通流管,通流管上设有带一对对置分流头的热流过滤装置,左侧的对置分流头上连接有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右侧的对置分流头上通过气管连接有热气收集泵;热流过滤装置连接有第二绝热管节,其上设有手动控制流量阀,手动控制流量阀连接有节流阀,节流阀连接有带出风口的热源鼓风设备。本实用新型采用余热分级回收利用流程,将余热进行过滤后多层次进行利用,设置多功能余热利用设施,余热能够循环利用到矿冶加工中和应用于其他设备利用,从此降低热量散失率而控制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冶矿加工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矿冶加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矿冶加工为矿业行业常见的作业,矿石开采后,经过矿冶流程,如矿石运输、破碎、研磨、加热、粉碎、筛选等工序,最终得到不同种类的矿石物料。其中,矿石加工,消耗的外界能量巨大,涉及到煤能、电能等,其过程中能量散失率同样高,现有企业逐步探索设计热能的综合利用工艺流程,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回收矿冶加工的余热时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从此降低热量散失率而控制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矿冶加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冶加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带主控闸门的矿冶余热采集管,主控闸门连接有第一绝热管节,第一绝热管节连接有通流管,通流管上设有带一对对置分流头的热流过滤装置,左侧的对置分流头上连接有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右侧的对置分流头上通过气管连接有热气收集泵;热流过滤装置连接有第二绝热管节,其上设有手动控制流量阀,手动控制流量阀连接有节流阀,节流阀连接有带出风口的热源鼓风设备。
本实用新型采用余热分级回收利用流程,将余热进行过滤后多层次进行利用,设置多功能余热利用设施,余热能够循环利用到矿冶加工中和应用于其他设备利用,从此降低热量散失率而控制成本。具体的,一种矿冶加工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带主控闸门的矿冶余热采集管,矿冶加工流程中的余热通过鼓风机或者热流收集设备集中到矿冶余热采集管中,集中回收,主控闸门作为第一处阀门来控制余热收集气流的主流开关。主控闸门连接有第一绝热管节,输送余热气流,第一绝热管节连接有通流管,通流管同样为绝热材料,但作为本实用新型余热利用的多功能管道,其上同样设置外置钢管保护,避免热辐射散失量能,在通流管上连接安装有热流过滤装置,热流过滤装置上带一对对置分流头,因矿冶加工中的余热气流带有矿粉、矿渣等杂质,热流过滤装置将经过通流管的余热气流进行过滤,避免杂质参与回收利用、堵塞管道,对置分流头作为过滤气体的分流装置,左侧的对置分流头上连接有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右侧的对置分流头上通过气管连接有热气收集泵,余热循环利用系统连接矿冶加工系统,继续参与原来的矿冶流程,热气收集泵收集过滤热流,储存后,能够作为打气泵的热流供应装置;热流过滤装置连接有第二绝热管节,采用绝热材料,其上设有手动控制流量阀,手动控制流量阀能够方便矿冶使用人员快速关闭、调节下述的热流鼓风流量,手动控制流量阀连接有调节压力的节流阀,节流阀连接有带出风口的热源鼓风设备,热源鼓风设备内置鼓风机,能够将热流加速吹出出风口,作为风干、清洗等设备设施的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余热分级回收利用流程,将余热进行过滤后多层次进行利用,设置多功能余热利用设施,余热能够循环利用到矿冶加工中和应用于其他设备利用,从此降低热量散失率而控制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1、矿冶余热采集管,2、主控闸门,3、第一绝热管节,4、气管,5、热气收集泵,6、出风口,7、热源鼓风设备,8、节流阀,9、连接阀,10、手动控制流量阀,11、第二绝热管节,12、对置分流头,13、热流过滤装置,14、余热循环利用系统,15、通流管,16、余热分口采集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瑞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瑞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292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财会用连续盖章器
- 下一篇:弹性按键的注塑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