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震建筑桥梁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31161.5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53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魏亮;杨阳;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 |
代理公司: | 蚌埠幺四零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6 | 代理人: | 尹杰 |
地址: | 2368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震 建筑 桥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震建筑桥梁,包括多个桥墩,每相邻两个桥墩之间均设有桥面板,相邻两个桥面板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在桥墩上侧设有减震凹槽,减震凹槽内设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包括基板,基板设置在减震凹槽内且能够沿减震凹槽上下滑动,在减震凹槽内侧底部设有环形橡胶减震器,在环形橡胶减震器与基板之间固定连接一组减震弹簧,在基板上侧固定连接支撑柱,连接件固定在支撑柱上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当插杆撞击到安装槽内的压力传感器时,压力传感器会控制千斤顶推动挡环沿导向杆向第二支撑板方向移动,对缓冲弹簧进行预压缩,提高其缓冲能力,能够有效缓解第二支撑板受到的水平推力,总体提高该桥梁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桥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震建筑桥梁。
背景技术
桥梁,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建筑物,称为桥。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现有技术中的桥梁一般是通过桥墩支撑桥台,而多个桥面板是搭接在相邻两个桥台上的,在安装完成后,两个桥面板之间会存在点间隙,这样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通过两个桥面板之间的间隙进行减震。但是这种减震方式减震效果差,长时间使用后,两个桥面板之间的间隙会越来越小,这样会使得桥梁的减震性能越来越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震建筑桥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震建筑桥梁,包括多个桥墩,每相邻两个桥墩之间均设有桥面板,相邻两个桥面板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在所述桥墩上侧设有减震凹槽,所述减震凹槽内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减震凹槽内且能够沿减震凹槽上下滑动,在所述减震凹槽内侧底部设有环形橡胶减震器,在所述环形橡胶减震器与所述基板之间固定连接一组减震弹簧,在所述基板上侧固定连接支撑柱,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端。
优选地,在所述减震凹槽内侧底部设有圆形凹槽,在所述圆形凹槽底部装有橡胶垫板,在所述基板下侧固定连接圆柱,所述圆柱下端伸入所述圆形凹槽内并与所述橡胶垫板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平板,所述平板上方一侧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在所述平板上方另一侧固定连接立板,在所述平板上侧设有滑槽,在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立板之间设有一组导向杆,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一侧设有一组滑孔,所述导向杆一一对应从所述滑孔内穿过,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滑孔沿导向杆往复滑动,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设有一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一一对应套接在所述导向杆外侧。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支撑板朝向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插杆,在所述第一支撑板朝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插杆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相对设置。
优选地,在每个所述导向杆上均滑动连接挡环,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所述挡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在所述第一支撑板朝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有多组安装孔,每组安装孔均以所述导向杆的轴线为中心均匀布置,在每个所述安装孔内均装有推杆,通过所述推杆能够推动挡环沿导向杆向第二支撑板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推杆为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桥面板产生的向前的推力会推动第二支撑板沿导向杆向第一支撑板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通过缓冲弹簧缓解第二支撑板受到的水平推力,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缓冲弹簧的弹力效果会越来越差,第二支撑板移动的位移就会越来越大,缓冲弹簧已经无法缓解该水平推力,当插杆撞击到安装槽内的压力传感器时,压力传感器会控制千斤顶推动挡环沿导向杆向第二支撑板方向移动,对缓冲弹簧进行预压缩,提高其缓冲能力,能够有效缓解第二支撑板受到的水平推力,总体提高该桥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亳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311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