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健患者用的腿部康复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31434.6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5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钱蝶蝶;张立秀;谢娟娟;费丁家;崔艳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04 | 分类号: | A63B23/04;A63B21/06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 代理人: | 李剑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健 患者 腿部 康复 训练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健患者用的腿部康复训练器,具体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固定架、座椅以及力量训练装置,所述座椅与固定架相固定,所述力量训练装置包括固定杆、滑动板、传动轮、传动杆以及连接杆,所述固定杆的数量为两个,滑动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的下方设有连接板,所述传动轮与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与传动轮偏心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座椅的前端铰接,另一端与传动杆相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可方便患者训练腿部以及膝关节力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健患者用的腿部康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中,通过适宜的训练来改善下肢活动直至达到能够行走或者正常行走的目的。传统的下肢训练装置是通过电机驱动托架进而带动束缚在托架上的下肢进行运动。然而,这种方式的训练是较为被动的训练方式,其效果远不及主动的训练方式,如患者由医护人员搀扶,尝试进行行走或者依靠拐杖锻炼腿部的发力。
当然,由医护人员搀扶或者患者自行在拐杖的辅助支撑下进行锻炼的话,容易发生患者意外摔倒的情况。并且,部分病情较重的患者无法直身行走,也是主动训练不适于大部分患者的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健患者用的腿部康复训练器,该腿部康复训练器具有可方便患者训练腿部以及膝关节力量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健患者用的腿部康复训练器,包括固定架、座椅以及力量训练装置,所述座椅与固定架相固定,所述力量训练装置包括固定杆、滑动板、传动轮、传动杆以及连接杆,所述固定杆的数量为两个,滑动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的下方设有连接板,所述传动轮与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与传动轮偏心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座椅的前端铰接,另一端与传动杆相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架包括底固定杆;所述力量训练装置还包括弧形滑动板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底固定杆相固定,另一端与弧形滑动板的底端相固定,传动轮的下端与弧形滑动板的上端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杆的侧端设有滑动槽,相应地,所述弧形滑动板的侧端对应设有适配滑动槽的滑动凸块。
作为优选,力量训练装置还包括配重块,所述滑动板的上方设有固定穿杆,所述配重块上设有适配固定穿杆穿过的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架还包括底杆、前支撑杆以及横向连接杆,所述横向连接杆的一端与底固定杆相固定,另一端与底杆相固定,所述前支撑杆的一端与前支撑杆的上端相固定,另一端与座椅相固定。
作为优选,还包括靠背垫,所述固定架还包括后支撑杆、距离调节杆以及固定螺栓,所述后支撑杆的一端与底杆的上端相固定,另一端与距离调节杆滑动连接,所述距离调节杆的一端与靠背垫相固定,所述后支撑杆背向底杆的一端设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和距离调节杆上均对应设有适配固定螺栓螺接固定的螺纹孔。
作为优选,所述座椅的两边侧设有扶手。
作为优选,传动杆上设有方便患者施力的踏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在本实用新型中,患者可坐在座椅上,且通过对传动杆施力,传动杆受力后,可带动与其偏心连接的传动轮转动。当偏心设置的传动轮转动到远心端和传动轮转动到近心端的过程中,患者的膝关节可随之做有弧度的运动,使得膝关节在上述运动中,一展一合,可辅助锻炼膝关节,且强度不大,不会对膝关节造成损伤。患者在对传动杆施力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腿部力量,对于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复健患者用的腿部康复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师范学院,未经湖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314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