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适用于多种规格药品的连续送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32015.4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08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龚靖;张万国;韦瑞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成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9/00 | 分类号: | B65B59/00;B65B35/12 |
代理公司: | 成都欣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2 | 代理人: | 王海文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多种 规格 药品 连续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适用于多种规格药品的连续送料机构,目的是解决药品装盒送料机构送料效率低、适应范围窄的技术问题。该机构包括由基座、固定支臂和可动支臂形成一个开度可调的开口,开口内设置有若干导流条,两支臂分别设置一组旋转下料组件,旋转下料组件包括:旋转轴、设置于旋转轴下端的两药板限制件以及贯穿支臂固定于旋转轴上端的驱动轮。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导流条进行调整,使药板与下料通道完全相匹配,从而适应各种不同规格尺寸的药板。同时,两药板限制件间隔设置,有效避免下料过程一次落下多个药板,旋转轴连续转动,药板依次从第一限制件落入第二限制件后下料,实现连续间隙性送料,提高下料效率及稳定性,同时不会损伤药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药板包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适用于多种规格药品的连续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制药行业均运用自动装盒机来完成药板的装盒工作,装盒机是适用于药板、食品、保健品等类似物品的自动包装设备,已经在药品生产企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药板下料机构是自动化装盒操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现有的药板装盒过程中大多采用药板自重下料配合机械推动装置和叶片式下料方式。自重下料时容易出现一次落入多板药板,下料速度过快或过慢等不稳定情况,且在推送铝塑药板至输送带时,药板的铝塑面与链条轨道间存在摩擦,易损伤铝塑面,破坏药板密封结构。叶片式下料方式,一方面叶片端面较为锋利,易刮伤药板;另一方面如果铝塑药板自身出现弯曲现象,则叶片式下料也易出现一次下多个药板、下料不稳定情况。同时,在装盒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规格尺寸的药板,下料机构放置药板的空间位置大多是固定的,不能适应不同规格的药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适用于多种规格药品的连续送料机构,解决了现有药板装盒送料机构送料效率低、适应范围窄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适用于多种规格药品的连续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有固定支臂及可动支臂,所述可动支臂与固定支臂沿着X方向形成一个开度可调的开口;若干导流条,所述若干导流条两两成组对称设置,其中的一组设置于所述固定支臂内侧,另一组镜像对称设置于所述可动支臂内侧,所述若干导流条围成一个供药品铝塑板下降的导向通道;旋转下料组件,至少设置两组、分别对称设置于固定支臂和可动支臂;其中,所述旋转下料组件包括:固定于支臂上的驱动轮、上端贯穿支臂与驱动轮连接固定的旋转轴以及设置于旋转轴下端的第一药板限制件和第二药板限制件,所述第一药板限制件与第二药板限制件在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上成预定角度设置,且二者在沿着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以预定距离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导流条进行调整,使药板与下料通道完全相匹配,从而适应各种不同规格尺寸的药板。同时,两药板限制件间隔设置,有效避免下料过程一次落下多个药板,旋转轴连续转动,药板依次从第一限制件落入第二限制件后下料,实现连续间隙性送料,提高下料效率及稳定性,同时整个送料过程不会损伤药板。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角度为大于0°且小于180°。所述预定角度为90°。当旋转轴转动时,带动两药板限制件转动,转一个90°时,下料通道里的药板从第一药板限制件落入第二药板限制件,再转90°时,第二药板限制件下料、同时下料通道里的药板继续从第一药板限制件落入第二药板限制件,因此,当连续转动时,药板依次连续从下料通道内下料。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距离为大于一个药品铝塑板的厚度且小于两个药品铝塑板的厚度。精设两药板限制件的的间隔距离,避免下料过程中一次落下多个药板,使下料过程中药板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机构还包括一丝杆及与所述丝杆配装的丝杆螺母座;所述可动支臂与所述丝杆螺母座相连接。通过控制丝杆使可动支臂随丝杆螺母座水平移动,有利于调整导向通道空间宽度尺寸、适应不同规格尺寸的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成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320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加工设备的风管结构
- 下一篇:高稳定干体校验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