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稀土材料电解的热量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32740.1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6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曾胜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南县中利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34 | 分类号: | C25C3/34;C25C7/06 |
代理公司: | 赣州捷信协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1 | 代理人: | 刘花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稀土 材料 电解 热量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稀土材料电解的热量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底座、顶端设有开口的电解炉、安装在电解炉上的电解组件以及循环利用组件,所述电解炉安装在底座上表面,所述电解组件包括支撑架、顶板、密封板、液压缸、阳极体、阴极体以及收纳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循环利用组件,可稳定对电解炉进行保温处理,提高了整体热量的稳定循环使用,通过采用二次循环的方式,可完全的对热量进行利用,且整体保温效果较佳,规避了传统热量流失浪费的状况发生,整体实用性较强,通过设有收纳仓,且收纳仓整体呈凹状结构,进而可稳定的对阴极的反应产物进行快速的收纳处理,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装置整体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盐电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稀土材料电解的热量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稀土金属及其合金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制导、航空、磁性等高新技术领域,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加之我国稀土蕴含量丰富,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稀土金属生产、消费和出口国,目前,我国稀土金属产业发展迅速,熔盐电解法制取稀土金属及合金的工艺技术也有了跨时代的进步,而电解炉则是电解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装置,传统的电解装置在使用时,整体工作效率较低,同时整体稳定性较差,且传统的电解装置在使用时,电解炉内部的热量无法完全使用。
现有技术有以下不足:传统的电解装置在使用时,整体工作效率较低,同时整体稳定性较差,且传统的电解装置在使用时,电解炉内部的热量无法完全使用,因此热量极易发生流失浪费的状况发生,增大了整体反应成本,同时极大的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传统装置无法稳定的对热量进行稳定的循环使用处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稀土材料电解的热量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传统的电解装置在使用时,整体工作效率较低,同时整体稳定性较差,且传统的电解装置在使用时,电解炉内部的热量无法完全使用,因此热量极易发生流失浪费的状况发生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稀土材料电解的热量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底座、顶端设有开口的电解炉、安装在电解炉上的电解组件以及循环利用组件,所述电解炉安装在底座上表面,所述电解组件包括支撑架、顶板、密封板、液压缸、阳极体、阴极体以及收纳仓,所述支撑架安装在电解炉上方,且支撑架的两端与电解炉两侧顶端抵接,所述顶板固定设置在支撑架顶端,所述密封板匹配安装在顶板下方,所述液压缸安装在顶板、密封板之间,且密封板的端处与电解炉侧壁抵接,所述阳极体安装在密封板底端中心处,所述收纳仓安装在电解炉内部底端中心处位置,所述阴极体安装在收纳仓内部。
优选的,所述循环利用组件套设在电解炉外部,所述循环利用组件包括一号保温型腔、传递腔、二号保温型腔、两组一号输送管、两组二号输送管以及传递管,所述一号保温型腔贴合电解炉外部套设,所述二号保温型腔套设在一号保温型腔内部,所述传递腔嵌设在一号保温型腔、二号保温型腔之间,两组所述一号输送管安装在一号保温型腔顶端两侧,且一号输送管的另一端穿过电解炉设置,两组所述二号输送管安装在二号保温型腔底端两侧,且二号输送管的另一端延伸处二号保温型腔与外界连通,所述传递管的两端与一号保温型腔、二号保温型腔内部连通,所述传递管的端处安装有增压泵,可稳定对电解炉进行保温处理,提高了整体热量的稳定循环使用,通过采用二次循环的方式,可完全的对热量进行利用,且整体保温效果较佳,规避了传统热量流失浪费的状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二号保温型腔套设在一号保温型腔外部,且一号保温型腔、二号保温型腔内壁均贴合安装有保温层,增强了整体保温效果。
优选的,两组所述一号输送管、二号输送管端处均安装有电磁阀,且两组所述一号输送管、二号输送管内壁均经过光滑处理,便于稳定的将热量进行输送。
优选的,所述密封板的外部尺寸与电解炉的内部尺寸相同,且密封板的与电解炉接触的位置均安装有密封圈,加强了装置整体密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南县中利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龙南县中利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327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栈板测试夹具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动车显示屏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