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显示屏下框、车载背光源组件及车载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33022.6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5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鲁景阳;曹俊威;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瀚达美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B60R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71 | 代理人: | 陈俊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显示屏 背光源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显示屏下框,包括底板、围设在所述底板四周形成第一容纳空间的挡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凸起,所述多个凸起呈网状结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载背光源组件,包括上述车载显示屏下框,以及车载显示屏上框和车载背光源,所述车载背光源收容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所述车载显示屏上框与所述车载显示屏下框卡合。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载显示屏,包括上述车载背光源。通过在底板上设有多个凸起,多个凸起呈网状结构,在模具成型时会把整体脱模时拉模受力分散到凸起上受力,从而极大地改善底板平面度,进而避免了装配过程中挤压TFT引起车载显示屏幕“mura”外观性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显示屏下框、车载背光源组件及车载显示屏。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发展,一辆汽车普遍配备多台车载显示器,包括仪表板、中央信息显示器以及后座娱乐显示器等等。我国车载终端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这也直接带动了车载显示器的市场需求,同时车厂对车载显示屏幕黑画面画质发白发蓝等也就是常说的“mura(不均匀)”外观性问题要求也比较苛刻,屏幕黑画面画质发白发蓝的主要原因是TFT屏受外界挤压受力作用造成的。
其中,车载显示屏下框底板翘曲严重引起车载显示屏中框和车载显示屏上框跟随变形挤压TFT屏(由于传统的下铁框底板底部内侧采用平面结构,下铁框在模具成型时候由于产品太长及太大,整体脱模时候拉模受力太大,会引起翘曲问题且不能人工矫正,),从而导致装配车载显示屏中框和车载显示屏上框时候挤压TFT引起车载显示屏幕“mura”外观性问题。
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底板平面度的车载显示屏下框、车载背光源组件及车载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显示屏下框,包括底板、围设在所述底板四周形成第一容纳空间的挡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凸起,所述多个凸起呈网状结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网状结构在所述底板上形成多个第二容纳空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呈正方形或长方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长度为10-30mm,宽度为10-25mm,深度为0.4-1.2mm。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的高度小于所述挡板的高度,所述凸起的宽度为2-5mm。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宽边的所述挡板与所述凸起、所述底板围设呈一个第三容纳空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两相对侧边的外侧均设有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端均设有一用于将所述车载显示屏下框固定的通孔。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载显示屏下框采用压铸的方式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载背光源组件,包括上述车载显示屏下框,以及车载显示屏中框和车载背光源,所述车载背光源收容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所述车载显示屏下框与所述车载显示屏中框卡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载显示屏,包括上述车载背光源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显示屏下框,通过在底板上设有多个凸起,多个凸起呈网状结构,在模具成型时会把整体脱模时拉模受力分散到凸起上受力,从而极大地改善底板平面度,进而避免了装配过程中挤压TFT引起车载显示屏幕“mura”外观性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载显示屏下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视觉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载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瀚达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瀚达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330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