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功率激光器高温测试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35161.2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5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魏立权;米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高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0 | 分类号: | G01M11/00;G01R31/26;G01R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张文俊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大道52号***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功率 激光器 高温 测试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功率激光器高温测试夹具,包括激光器、连接板、两插座、半导体制冷片、散冷单元和电源,激光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引脚,连接板上开设有贯穿的窗口,窗口一侧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与连接板相对固定;激光器穿过窗口与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相抵持;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设置有散冷单元,散冷单元与半导体制冷片固定连接;窗口另一侧的连接板上设置有两插座;两插座与连接板固定连接,两插座分别与激光器的两组引脚电性连接;插座、半导体制冷片和散冷单元均与电源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板两侧设置半导体制冷片、散冷单元和插座,实现高效率的电热转换,插座可对激光器进行可靠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功率激光器高温测试夹具。
背景技术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具有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已广泛应用于光存储、光通讯、国防、工业和医疗等领域,其输出激光波长为635—1653nm,功率可调范围大。在大多数应用环境中,大功率激光器的可靠性是一个决定性因素,直接关系到激光器的品质。
大功率激光器的可靠性考核,通常采用电老化试验,也就是在一定电流下观察大功率激光器在老化器件的功率输出的变化或者在一定的输出功率下观察激光器的驱动电流的增长情况,当器件输出功率降到初始值的一半或者驱动电路上升到初始值的1.5倍时,即认为激光器失效。常温下激光器的寿命很长,为了缩短老化时间,可以采用加速老化的方法,即在激光器工作时增加工作温度和输入电流,根据激光器在高温下的寿命来推算其在常温下的使用寿命。现有的大功率激光器高温测试设备体积很大,且热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热效率高的大功率激光器高温测试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功率激光器高温测试夹具,包括激光器(1),激光器(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引脚(11),还包括连接板(2)、两插座(3)、半导体制冷片(4)、散冷单元(5)和电源(6),连接板(2)上开设有贯穿的窗口(21),窗口(21)一侧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4),半导体制冷片(4)与连接板(2)相对固定;激光器(1)穿过窗口(21)与半导体制冷片(4)的热端相抵持;半导体制冷片(4)的冷端设置有散冷单元(5),散冷单元(5)与半导体制冷片(4)固定连接;窗口(21)另一侧的连接板(2)上设置有两插座(3);两插座(3)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两插座(3)分别与激光器(1)的两组引脚(11)一一对应电性连接;所述插座(3)、半导体制冷片(4)和散冷单元(5)均与电源(6)电性连接。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插座(3)上设置有若干插槽(31),各引脚(11)穿置在插槽(31)中并与插槽(31)的内侧面相接触,插槽(31)内均设置有电极,引脚(11)与电极电性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插座(3)还包括第一卡板(32)和第二卡板(33),第一卡板(32)和第二卡板(33)分别设置在插座(3)的两端,第一卡板(32)靠近插座(3)的一端与插座(3)铰连接,第一卡板(32)远离插座(3)的一端将引脚(11)压紧在插槽(31)内;第二卡板(33)靠近插座(3)的一端与插座(3)铰连接,第二卡板(33)远离插座(3)的一端抵持在第一卡板(32)的表面。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板(32)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槽(34),第二卡板(33)上对应设置有限位部(35),限位部(35)与限位槽(34)的形状相吻合,限位部(35)扣合在限位槽(34)内。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的热端还设置有第一导热板(7),第一导热板(7)分别与连接板(2)和半导体制冷片(4)固定连接,第一导热板(7)还与激光器(1)的表面相抵持。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的冷端还设置有第二导热板(8),第二导热板(8)分别与半导体制冷片(4)和散冷单元(5)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高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高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351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阀门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多轴联动加工中心切削自动补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