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头肌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37021.9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6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贾龙;刘文凯;陈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A63B21/0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头肌 康复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头肌康复训练装置,U型底框槽口朝下,U型底框一端设有三对连接孔,U型底框另一端设有肘部止动件,U型底框中部通过在U型底框两边设置的连接板从而实现与U型立框底部相连,连接板通过两对第一螺栓实现与U型底框固定,连接板通过第二螺栓实现与U型立框底部相连,U型立框顶部设有三道穿槽,弹力绳一端通过连接钩与连接孔相连,弹力绳另一端穿过穿槽且通过连接钩与把手相连,弹力绳于穿槽两侧打有卡结,本实用新型二头肌康复训练装置通过弹力绳及U型立框的作用,使得二头肌受到有效的刺激,且可通过控制弹力绳的股数从而控制康复训练强度,进而对二头肌起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训练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头肌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的锻炼,越来越多的健身房逐渐出现在各个省市,但是人们对于健身知识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往往盲目的追求大重量,特别是对手部力量的追求,从而导致很多人在训练时二头肌受到严重的损伤,这种损伤通过自然康复往往需要长达半年以上的时间方能恢复,但通过有效的康复训练可以缩短自然康复所需时间;虽然目前存在哑铃、杆铃、牧师椅等针对二头肌力量训练的器械,但缺少针对二头肌康复训练的专用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二头肌康复训练装置,该二头肌康复训练装置通过弹力绳及U型立框的作用,使得二头肌受到有效的刺激,且可通过控制弹力绳的股数从而控制康复训练强度,进而对二头肌起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头肌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有U型底框、肘部止动件、连接板、U型立框、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弹力绳、连接钩、把手;所述U型底框槽口朝下;所述U型底框一端设有三对连接孔,U型底框另一端设有肘部止动件,U型底框中部通过在U型底框两边设置的连接板从而实现与U型立框底部相连;所述连接板通过两对第一螺栓实现与U型底框固定;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二螺栓实现与U型立框底部相连,该U型立框于两连接板之间可绕第二螺栓活动;所述U型立框顶部设有三道穿槽;所述弹力绳一端通过连接钩与连接孔相连,弹力绳另一端穿过穿槽且通过连接钩与把手相连;所述弹力绳于穿槽两侧打有卡结;所述肘部止动件包括肘垫板与肘垫板上方的U型肘挡件,该肘部止动件粘结于U型底框上。
作为优选,所述U型立框槽口背向肘部止动件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肘部止动件由皮革包裹海绵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二头肌康复训练装置通过弹力绳及U型立框的作用,使得二头肌受到有效的刺激,且可通过控制弹力绳的股数从而控制康复训练强度,进而对二头肌起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二头肌康复训练装置示意图。
其中:1为U型底框,11为连接孔,2为肘部止动件,21为肘垫板,22为U型肘挡件,3为连接板,4为U型立框,41为穿槽,5为第一螺栓,6为第二螺栓,7为弹力绳,71为卡结,8为连接钩,9为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未经成都市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370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