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顶杆加工用固定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39874.6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8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朱欣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斯坦雷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27 | 分类号: | B24B37/27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300452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顶杆加 工用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方顶杆加工用固定治具,包括标准治具板、顶针挡板、尾端支撑块、间隔块、先端上压板和先端下支撑板;尾端支撑块、间隔块、先端下支撑板依次利用螺钉固定在标准治具板上,尾端支撑块、间隔块上贯穿有方顶杆安装孔;先端下支撑板上表面靠近间隔块的一侧设有方顶杆圆杆定位槽且远离间隔块的一侧设有方顶杆方杆定位槽;待加工的方顶杆依次穿过尾端支撑块、间隔块内的方顶杆安装孔后并放置在方顶杆圆杆定位槽、方顶杆方杆定位槽上;顶针挡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尾端支撑块的外侧;先端上压板通过螺栓锁紧在先端下支撑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治具加工方顶杆,提升了方顶杆的品质,可以一次装夹多支方顶杆,节省了加工方顶杆的工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方顶杆加工治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顶杆加工用固定治具。
背景技术
现阶段,方顶杆前部的方杆形状完全依靠手工研磨调整加工,这种加工方式受形状复杂程度和加工人员能力水平的影响较大,经常造成方顶杆的品质不稳定,经常会有多次研磨调整的过程,而且容易出现残次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方顶杆加工用固定治具。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顶杆加工用固定治具,包括标准治具板、顶针挡板、尾端支撑块、间隔块、先端上压板和先端下支撑板;
所述标准治具板底部向顶部贯穿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尾端支撑块、间隔块、先端下支撑板底部设有若干与标准治具板上安装孔对应的螺纹孔,所述尾端支撑块、间隔块、先端下支撑板依次利用螺钉固定在标准治具板上,螺钉锁紧在安装孔、螺纹孔内;
所述尾端支撑块、间隔块上沿尾端支撑块、间隔块、先端下支撑板的排布方向贯穿有方顶杆安装孔;所述先端下支撑板上表面靠近间隔块的一侧设有方顶杆圆杆定位槽且远离间隔块的一侧设有方顶杆方杆定位槽;待加工的方顶杆依次穿过尾端支撑块、间隔块内的方顶杆安装孔后并放置在方顶杆圆杆定位槽、方顶杆方杆定位槽上;所述顶针挡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尾端支撑块的外侧用于顶紧方顶杆;
所述先端上压板上贯穿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先端下支撑板顶部设有与固定孔配合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先端上压板底部也设有方顶杆圆杆定位槽,所述先端上压板通过固定孔、连接孔内的螺栓锁紧在先端下支撑板上。
所述方顶杆方杆定位槽的宽度为10mm、高度为1.5mm或2.0mm。
所述安装孔、固定孔为沉头孔,所述尾端支撑块上的方顶杆安装孔也为沉头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治具加工方顶杆,提升了方顶杆的品质,可以一次装夹多支方顶杆,节省了加工方顶杆的工时,降低了模具成本,提升了模具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标准治具板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标准治具板另外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顶针挡板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顶针挡板另外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尾端支撑块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尾端支撑块另外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间隔块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间隔块另外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先端上压板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先端上压板另外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斯坦雷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斯坦雷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398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舵面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芯高频焊接磁棒的压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