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性扶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0642.2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79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高会肖;薛少杰;庄彦春;李仲瑞;王俊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宇博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索睿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9 | 代理人: | 张菡 |
地址: | 100130 北京市顺义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扶正 | ||
1.一种弹性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支撑筒(10),其具有一个能够垂直于地面的筒轴线且具有一个平行于所述轴线的第一延伸方向;所述弹性扶正器还包括,
多个支撑单元,其沿所述支撑筒(10)的周向面绕所述筒轴线设置,所述每一个支撑单元包括:
一个腔体(20),其形成于所述支撑筒(10)的周向面且具有一个平行于所述第一延伸方向的第二延伸方向和一个垂直于所述第一延伸方向的第三延伸方向;所述腔体(20)具有一个垂直于地面的腔壁(21);所述腔体(20)在所述第三延伸方向上与所述支撑筒(10)连通且在所述支撑筒(10)的外壁上形成一个腔口(22);所述腔体(20)沿所述第二延伸方向形成一个远离地面的第一端(23)和一个靠近地面的第二端(24);
一个连杆机构,其具有一个平行于所述腔壁(21)的运动平面;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
一个第一连杆(30),其设置于所述腔体(20)的第一端(23)且具有一个第一支点端(33)和一个第一活动端(34),所述第一支点端(33)与所述腔壁(21)铰接固定;所述第一活动端(34)能够绕所述第一支点端(33)从一个第一位置旋转至一个第二位置以使所述第一活动端(34)通过所述腔口(22)伸出所述腔体(20);
一个第二连杆(31),其设置于所述腔体(20)的第二端(24)且具有一个第二支点端(35)和一个第二活动端(36),所述第二支点端(35)与所述腔壁(21)铰接固定;所述第二活动端(36)能够绕所述第二支点端(35)从一个第三位置旋转至一个第四位置以使所述第二活动端(36)通过所述腔口(22)伸出所述腔体(20);和
一个第三连杆(32),其具有一个第一连接端(37)和一个第二连接端(38),所述第一连接端(37)与所述第一活动端(34)铰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端(38)与所述第二活动端(36)铰接固定;所述第三连杆(32)能够随所述第一连杆(30)的旋转从一个闭合位置到达一个展开位置以使所述第三连杆(32)通过所述腔口(22)伸出所述腔体(20);
一个柱形孔(11),其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延伸方向;所述柱形孔(11)的轴线与所述筒轴线重合;所述柱形孔(11)沿所述第一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撑筒(10)的一端连通且在所述支撑筒(10)一端的外壁上形成一个圆形孔口;所述柱形孔(11)设置于所述腔体(20)的第一端(23),所述柱形孔(11)与所述腔体(20)连通且在连通处形成一个连通口(40);一个驱动杆(12),其轴线与所述筒轴线重合且具有一个施力部(41)和一个受力部(42),所述驱动杆(12)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柱形孔(11)且所述施力部(41)能够穿出所述连通口(40)到达所述第一端(23);所述第一连杆(30)还包括一个延长部(39),所述延长部(39)朝背离所述第一活动端(34)的方向延伸且可绕所述第一支点端(33)旋转,所述延长部(39)与所述施力部(41)可转动连接;
一个辅助杆(13),其具有一个平行于所述腔壁(21)的延伸方向且与所述腔壁(21)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杆(13)具有一个首端和一个末端,所述辅助杆(13)的末端与所述第三连杆(32)的第二支点端(35)可转动连接;以及
一个调节弹簧(14),其具有一个平行于所述腔壁(21)的拉伸方向;所述调节弹簧(14)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1)的第二活动端(36)和所述辅助杆(13)的首端;所述调节弹簧(14)对所述第二连杆(31)持续施加一个使所述第二活动端(36)绕所述第二支点端(35)旋转的力;
其中,当所述驱动杆(12)的受力部(42)受力,所述驱动杆(12)沿所述柱形孔(11)的延伸方向滑出所述连通口(40),所述延长部(39)绕所述第一支点端(33)从所述第一端(23)朝所述第二端(24)旋转;所述第一连杆(30)绕所述第一支点端(33)从所述第一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连杆(31)绕所述第二支点端(35)从所述第三位置旋转至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三连杆(32)从所述闭合位置运动到所述展开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10)为圆筒;所述腔体(20)为矩形腔体(20);所述多个支撑单元为3~8个,所述多个支撑单元绕所述支撑筒(10)的周相面均匀间距设置;所述辅助杆(13)可设为多个,所述多个辅助杆(13)配合所述多个支撑单元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宇博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中宇博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06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针灸收纳盒
- 下一篇:一种顶置式客车空调防雪结构、客车空调及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