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芯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0785.3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4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63;H01M2/10;H01M2/20;H01M6/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岳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芯模组,包括:上壳、下壳、风机、电芯,所述电芯容纳在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所述上壳为塑胶件,采用模具注塑形成,所述上壳上设置有容纳所述风机的空腔,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空腔处。所述上壳的空腔一体形成,方便安装风机。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塑胶件形成电芯模组的上壳,上壳的空腔一体形成,不需要额外打孔,风机与上壳的空腔相连接,能够将电芯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热量向外抽出,同时也减轻了电芯模组的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芯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电芯的散热能力,直接决定着产品的使用效率,目前电芯已普遍使用风扇散热,甚至是管道液冷技术。现有的使用风扇散热的电芯模组,外壳采用五金框架,风扇安装在五金框架上,进行抽风或吹风,五金框架较重,而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芯模组,具有较轻的重量,并且能够采用风机对电芯进行散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电芯模组,包括:上壳、下壳、风机、电芯,所述电芯容纳在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所述上壳为塑胶件,所述上壳设置有空腔,所述风机覆盖所述空腔并且安装在所述上壳上,所述风机用于形成流经电芯的气流。所述上壳采用模具注塑成型,所述上壳的空腔一体形成,方便安装风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芯模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了塑胶件形成电芯模组的上壳,上壳的空腔一体形成,不需要额外打孔,风机与上壳的空腔相连接,能够将电芯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热量向外抽出,同时也减轻了电芯模组的重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所述上壳上与所述空腔相对的面还设置有贯通孔。所述风机在工作状态时,所述贯通孔的位置与所述风机相对,提高了散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所述上壳设置为方形,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其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相对,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所述空腔,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设置有所述贯通孔。在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均设置有所述风机,在所述风机的相对面均设置有贯通孔,提高了散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所述电芯模组还包括铜排,所述电芯包括电芯主体与电芯极耳,所述电芯极耳与所述铜排连接。所述电芯通过所述电芯极耳与所述铜排连接,可以将多个所述电芯之间进行并联连接或者串联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所述风机通过螺钉安装在所述空腔处。通过所述螺钉将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上壳上,形成对所述风机的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包括一组或多组风机。根据所述电芯的数量、容纳方式,设置相应数量的风机,提高了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芯模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风机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芯模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贯通孔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芯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铜排示意图。
附图标记:上壳1、下壳2、风机3、电芯4、电芯主体41、电芯极耳42、铜排5、贯通孔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07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冰温空间静电保鲜的渔船冷库
- 下一篇:平向联动推拉式纱窗隔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