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身流水槽下横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1651.3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2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伟;刘勇;陈正垒;王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2D25/18;B62D27/0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张彩琴;李晓娟 |
地址: | 0440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流水 横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流水槽下横梁的固定领域,具体是一种车身流水槽下横梁结构。包括流水槽下横梁组件、前围板流水槽、右前轮罩上加强板组件以及左前轮罩上加强板组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身流水槽下横梁结构,其中流水槽下横梁组件、前围板流水槽的两端与右前轮罩上加强板组件、左前轮罩上加强板组件相连,形成了类似桥墩的结构,流水槽下横梁组件、右前轮罩上加强板组件、左前轮罩上加强板组件与前围板流水槽通过焊点连接,在桥墩和桥拱处均形成了封闭的截面,极大的提升了流水槽总成的刚度和强度。同时同左右纵梁总成形成整体的加强结构,提升车身前端结构的整体刚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流水槽下横梁的固定领域,具体是一种车身流水槽下横梁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身流水槽下横梁结构主要是:流水槽下横梁同流水槽连接增加流水槽总成的刚度和强度。在焊接式的流水槽中运用比较广泛。
现有的结构有如下问题:
1、流水槽下横梁同流水槽通过焊点连接,同时结构为平面结构,对流水槽整体刚度和强度的提升较小。
2、流水槽下横梁未同纵梁连接,未形成整体的加强结构,对整体结构的刚度影响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车身流水槽下横梁结构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了一种车身流水槽下横梁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车身流水槽下横梁结构,包括流水槽下横梁组件、前围板流水槽、右前轮罩上加强板组件以及左前轮罩上加强板组件,
所述流水槽下横梁组件包括一第一横板、一第一竖板和一第二竖板,所述第一横板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相连,且第一竖板、第一横板以及第二竖板共同围成U型结构,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分别向外延伸有第一竖板延伸边和第二竖板延伸边;
所述前围板流水槽包括一第三竖板、一第一斜板和一第二横板,所述第三竖板的中部与第一斜板的上端相连,第一斜板的下端与第二横板的上端相连,且第三竖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横板的上端两侧相连;
所述右前轮罩上加强板组件包括一第四竖板、一第三横板以及一第五竖板,所述第四竖板与第三横板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五竖板与第三横板的下端相连;
所述左前轮罩上加强板组件包括一第六竖板、一第四横板以及一第七竖板,所述第六竖板与第四横板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七竖板与第四横板的下端相连;
所述前围板流水槽的第一斜板与第一竖板延伸边焊接连接,前围板流水槽的第二横板与第二竖板延伸边焊接连接;
所述右前轮罩上加强板组件的第四竖板、第三横板以及第五竖板分别与流水槽下横梁组件的第一竖板、第一横板、第二竖板的右端焊接连接;
所述左前轮罩上加强板组件的第六竖板、第四横板以及第七竖板分别与流水槽下横梁组件的第一竖板、第一横板、第二竖板的左端焊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流水槽下横梁组件的第一横板中部朝向前围板流水槽弯折成拱形,所述前围板流水槽的第一斜板为与流水槽下横梁组件的第一竖板延伸边相适配的拱形,且第二横板的中部为与流水槽下横梁组件的第二竖板延伸边相适配的拱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前轮罩上加强板组件的第四竖板和第五竖板分别向外延伸有第四竖板延伸边和第五竖板延伸边,所述第四竖板延伸边与第一竖板延伸边的右端以及位于第一竖板延伸边外的第二横板焊接连接,所述第五竖板延伸边与第二竖板延伸边的右端以及位于第二竖板延伸边外的第二横板焊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16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吸附式洁净干燥箱
- 下一篇:一种缓和启停冲击的联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