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生物滤池的新型配水配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2293.8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3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钟远标;张文波;赵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苏创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吴芳 |
地址: | 215001 江苏省苏州市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生物 滤池 新型 配水配气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应用于生物滤池的新型配水配气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组合滤砖,每一个组合滤砖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滤砖及第二滤砖组合,第二滤砖组合包括多个第二滤砖;第一滤砖宽度方向两侧面上均设有第一开孔及第二开孔,顶面设有多个第三开孔,第一开孔与第三开孔连通形成第一腔体;第一滤砖长度方向的两侧面上均设有多个第四开孔,第二开孔和第四开孔连通形成第二腔体;第二滤砖宽度方向的两侧面上均设有第五开孔,长度方向的两侧面上设有第六开孔,两个第五开孔和第六开孔形成第三腔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水配气结构,采用两种结构滤砖拼接,直接由第一滤砖底部进水,结合两种滤砖结构优点,可节省配水渠,提高生物滤池配水配气的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生物滤池的新型配水配气结构。
背景技术
生物滤池是一种通过滤料的物理吸附截留作用以及滤料表面附着生物膜的生物降解作用净化污染水体的生物处理构筑物,传统的生物滤池由配水区、滤板、承托层、滤料层和清水区组成,根据功能不同分为碳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反硝化生物滤池等。传统的生物滤池采用滤板/滤头配水配气系统,其具有以下缺点:(1)现有的生物滤池采用滤板/滤头配水配气系统或单一结构滤砖配水系统,下面必定需要设置缓冲配水区或配水渠,生物滤池的整体高度较高;(2)这种配水配气方式易存在反冲洗盲区,无法在整个滤池平面实现均匀配水配气;(3)滤砖作为新一代配水配气系统被广泛的研究和使用,已有的滤砖方面的相关研究工作多围绕“单一滤砖的结构性能改善”开展,单一结构滤砖的配水配气均匀性有待进一步改善;(4)成本高,现场施工安装周期较长,同时其施工安装复杂,运行过程多出现破损、堵塞等问题,进而影响滤池的运行寿命和运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生物滤池的新型配水配气结构,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生物滤池的新型配水配气结构,其包括设置在生物滤池内的至少一个组合滤砖,每一个组合滤砖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滤砖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滤砖两侧边的第二滤砖组合,所述第二滤砖组合包括多个依次拼接的第二滤砖,所述第一滤砖长度方向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滤砖宽度方向的侧面抵触;
所述第一滤砖为方体结构,所述第一滤砖宽度方向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两个第一开孔及设置在两个第一开孔之间的第二开孔,所述第一滤砖的顶面设置有多个第三开孔,两侧面上的第一开孔一一对应并分别与第三开孔连通形成中空结构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滤砖长度方向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多个第四开孔,所述第二开孔和第四开孔相互连通以形成中空结构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延伸方向平行;
所述第二滤砖宽度方向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第五开孔,所述第二滤砖长度方向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多个支撑脚,每相邻两个支撑脚之间形成第六开孔,两个第五开孔和第六开孔相互连通形成中空结构的第三腔体,所述第五开孔与第四开孔一一对应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三腔体与第二腔体连通,且所述第三腔体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腔体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砖的两侧面上长度方向均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的一端与顶面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滤砖长度方向上的一侧面连接,以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孔之间形成第一腔体。
进一步地,两个斜板与生物滤池的底面之间保持间距,使得两个斜板、底面与第二开孔之间形成第二腔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滤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延伸部及与所述延伸部配合的卡槽,通过所述第二滤砖的延伸部插入相邻设置的在第二滤砖的卡槽内将相邻两个第二滤砖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第二滤砖之间的间隙范围设置为6-8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孔为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开孔为梯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开孔与第五开孔的上端部均为弧形结构,且所述第四开孔距离水平面的高度与第五开孔距离水平面的高度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苏创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苏创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22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