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节大豆分离蛋白酸碱度用调配罐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6151.9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4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阮定峰;于玉霞;杨震;徐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D36/02;B01F13/10;B02C19/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季萍 |
地址: | 2121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大豆 分离 蛋白 酸碱度 调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节大豆分离蛋白酸碱度用调配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位于顶部位置设置有破壁腔,所述破壁腔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底部设置有破壁架,所述罐体内且位于破壁腔的下方位置设置有碱液浸出腔,所述破壁腔与碱液浸出腔连通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电磁开关阀,且罐体内位于第一电磁开关阀下方位置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设置有第一固定架。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搅拌架转动配合碱料存放箱使用、第二电机驱动第二搅拌架转动配合酸料存放箱使用以及通过酸碱测试仪的使用可以对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进行精准的酸碱调配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节大豆分离蛋白酸碱度用调配罐。
背景技术
大豆分离蛋白,是一种以低温脱溶大豆粕为原料生产的一种全价蛋白类食品添加剂,大豆分离蛋白中蛋白质含量在90%以上,养分非常丰富,因此对于大豆分离蛋白的生产也是极为广泛的,而对于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的酸碱度调配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对于调配罐也是有着一定的要求;
现有的调节大豆分离蛋白酸碱度用调配罐在酸碱度控制方便不够完善,调配不够精准,容易出现碱性过大导致脱氨、脱羧、肽键断裂,影响产品的使用,酸性过大则容易会使产品中的盐分增加,存在大量氯化钠的情况下即使达到等电点酸碱度,蛋白质也不会沉淀,反而使蛋白质溶解,既浪费了酸碱,又不利于产品的质量和蛋白的功能性,也影响产品的生产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调节大豆分离蛋白酸碱度用调配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调节大豆分离蛋白酸碱度用调配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位于顶部位置设置有破壁腔,所述破壁腔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底部设置有破壁架,所述罐体内且位于破壁腔的下方位置设置有碱液浸出腔,所述破壁腔与碱液浸出腔连通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电磁开关阀,且罐体内位于第一电磁开关阀下方位置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设置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上且位于破壁腔与碱液浸出腔连通的位置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碱液浸出腔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搅拌架,所述罐体内切位于碱液浸出腔的下方位置设置有酸沉腔,所述碱液浸出腔与酸沉腔之间连通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电磁开关阀,所述罐体内位于第二电磁开关阀的下方位置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内设置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上且位于碱液浸出腔与酸沉腔之间连通的位置设置有脱脂棉过滤层,所述酸沉腔内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搅拌架,所述酸沉腔的底部贯穿罐体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第三电磁开关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罐体的顶部且与破壁腔相连通的位置设置有进料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连接块内嵌入设置有驱动端与破壁架相固定连接的高速电机,所述第二连接块内嵌入设置有驱动端与第一搅拌架相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三连接块内嵌入设置有驱动端与第二搅拌架相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罐体的外表面一侧与碱液浸出腔、酸沉腔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碱料存放箱与酸料存放箱,且碱料存放箱、酸料存放箱的底部与碱液浸出腔、酸沉腔之间均通过进料管相连通,两个所述进料管上均设置有第四电磁开关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的顶部、底部与罐体相接触的位置均设置有密封圈,且罐体内与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的一端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相嵌套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的外表面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拉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荣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61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