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菌草组织培养室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9752.5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1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汪飞;宋虎平;张昊;贺晓龙;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飞 |
主分类号: | A01G18/60 | 分类号: | A01G18/60;A01G18/62;A01G18/64;A01G18/69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丁艳侠 |
地址: | 716000 陕西省延***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组织培养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菌草组织培养室,属于组织培养领域,包括培养室;所述培养室内部设置培养架,顶部设置照明灯,左侧设置空气杀菌器,右侧设置排气扇;所述培养室内部左下方设置加湿器,左上方设置除湿器,右上方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右下方设置加热器;所述培养架上方设置光照传感器;所述空气杀菌器左侧连接鼓风机;所述培养室背面设置智能控制器;所述智能控制器右侧设置光照控制器,下方设置A/D转换器;所述光照控制器下方设置定时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培养架对组培瓶进行良好的隔离、固定,方便光照、热量的传递;智能控制器通过传感器传输的数据进行智能控制,提高组织培养的成功率,该装置操作方便,控制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组织培养设备,具体是一种智能菌草组织培养室。
背景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概念(狭义)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
菌草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采用组织培养的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数量,满足经济效益的要求;但是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及光照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由于温度、湿度及光照难以控制,使得培养的组织大量死亡,为了降低培养的组织的死亡率,具有对相关参数进行智能监控,保证良好的培养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时监测、环境清洁、控制方便的智能菌草组织培养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菌草组织培养室,包括培养室;所述培养室内部设置培养架,正面设置开关门,顶部设置照明灯,左侧设置空气杀菌器,右侧设置排气扇;所述培养室内部左下方设置加湿器,左上方设置除湿器,右上方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右下方设置加热器;所述培养架上方设置光照传感器;所述空气杀菌器左侧连接鼓风机;所述培养室背面设置智能控制器;所述智能控制器右侧设置光照控制器,下方设置A/D转换器;所述光照控制器下方设置定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培养架包含架体;所述架体两侧相对位置设置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间安装托板;所述托板表面设置若干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固定组培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开关门通过铰链安装在培养室正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开关门上部设置智能触控显示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照明灯采用分组控制的LED灯珠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加热器采用陶瓷加热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智能触控显示面板通过A/D转换器与智能控制器进行信息交互传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开关门表面设置观察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培养架对组培瓶进行良好的隔离、固定,方便光照、热量的传递;智能控制器通过传感器传输的数据进行智能控制,方便进行组织培养,提高组织培养的成功率,该装置操作方便,控制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智能菌草组织培养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智能菌草组织培养室中培养室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飞,未经汪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97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水炮泥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五星勺式杂粮播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