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分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50747.6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4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安成甲;唐百发;李国平;李小生;陈云;顾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江铜稀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11/00 | 分类号: | B03B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胡东东 |
地址: | 615600 四川省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分浆器 | ||
一种旋转分浆器,包括上端面均开口的外桶和内桶,所述内桶转动设置在外桶内部,所述内桶上方设有进浆管,所述内桶下部周向布置有若干个第一出浆管,所述第一出浆管均沿内桶切线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一出浆管的排布旋向与内桶的转动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能自动均匀的将矿浆分配到同一道工序中多个平行作业的设备,不易堵塞,且能有效的节约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选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分浆器。
背景技术
在选矿领域,工艺流程中常常需要将矿浆均分给同一道工序中若干平行作业的设备,如直线振动筛、摇床等设备。对于矿浆的分配,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矿浆进内桶,从内桶溢流出来进入外桶出浆管进行分配,采用这种方式,其进入内桶的矿浆有一定的冲击,容易使内桶溢流向四周的矿浆不均匀,导致从外桶出浆管出来的矿浆量不一样;二、电动旋转分浆,该方式会增加设备,消耗大量的动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旋转分浆器,能均匀的将矿浆分配到同一道工序中多个平行作业的设备,不易堵塞,且能有效的节约能耗。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旋转分浆器,包括上端面均开口的外桶和内桶,所述内桶转动设置在外桶内部,所述内桶上方设有进浆管,所述内桶下部周向布置有若干个第一出浆管,所述第一出浆管均沿内桶切线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一出浆管的排布旋向与内桶的转动方向相反。
上述结构中,进浆管设置在内桶上方,可以使流出的矿浆能均匀的流向每个第一出浆管,使矿浆能均匀的分配到多个平行作业的设备。第一分浆管沿内桶圆周切线方向设置,且第一出浆管的排布旋向与内桶的转动方向相反,当内桶转动时,可以使第一分浆管内部的矿浆由于惯性更加容易的流出第一分浆管,避免第一分浆管堵塞。第一出浆管倾斜向下设置,可以增加矿浆流出第一分浆管的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个第一出浆管的末端均为旋向一致的弯管,所述弯管的排布旋向与第一出浆管的排布旋向相同。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矿浆由内桶上方进入内桶,再由第一出浆管末端流出时,会给第一出浆管一个反推力,从而带动内桶旋转,且内桶的旋转方向与第一分浆管的排布旋向相反,实现分浆器的自动分浆,能有效节约能耗,同时能避免矿浆堵塞在第一分浆管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外桶内底部固定设有中心座,所述中心座内部固定设有轴承座,所述内桶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轴承座上。
上述结构中,中心座的设置,可以避免矿浆进入轴承座内部而影响轴承和转轴的转动,增加分浆器工作的稳定性,同时能便于内桶的安装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内桶的上端面低于外桶的上端面,所述进浆管的一端延伸至内桶内部。
上述结构中,内桶的上端面低于外桶的上端面,可以避免进入内桶的矿浆飞溅出外桶外部,同时能降低内桶的高度,避免内桶过高而降低内桶转动的稳定性。进浆管的一端延伸至内桶内部,可以降低矿浆进入内桶的冲击力,使矿浆向四周第一分浆管均匀溢流。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座与外桶之间均匀设有若干个隔板,所述隔板将外桶底部分均匀隔成若干个扇形空腔,所述扇形空腔底部对应设有第二出浆管。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本实用新型中,进浆管设置在内桶上方,可以使流出的矿浆能均匀的流向每个第一出浆管,使矿浆能均匀的分配到外桶底部扇形空腔,再由扇形空腔分配至多个平行作业的设备。第一分浆管沿内桶圆周切线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且第一出浆管的排布旋向与内桶的转动方向相反,可以使矿浆能更容易流出第一分浆管,同时能避免第一分浆管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江铜稀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江铜稀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07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KOP塑料膜加工用传送装置
- 下一篇:基于二氧化碳热泵冷热联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