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路路面光伏集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50997.X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9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沙爱民;贾猛;蒋玮;刘状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S20/32 | 分类号: | H02S20/32;F24S30/425;F24S50/2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晓晓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路面 光伏集能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路面光伏集能结构,包括设置于道路路面体两侧的若干竖向立柱,沿东西向同一直线上的相邻两个竖向立柱上端通过横向支柱固定连接,沿南北向相邻两个横向支柱之间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有太阳光自动跟踪装置,支撑架的光伏板保持架上固定有光伏板,利用横跨道路路面体的横向支柱与竖向立柱组成光伏板安装架,形成光伏板能够沿太阳轨迹转动的支架,从而提高了路面光伏利用面积,利用太阳光自动跟踪装置控制驱动电机带动光伏板沿太阳轨迹转动,能够实现最大限制利用太阳光发电,提高发电效率,同时光伏板横跨在道路路面体上,能够形成阳光遮挡结构,避免行车过程驾驶员遭受强光干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路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路面光伏集能结构。
背景技术
能源短缺、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最紧迫的挑战。基于可再生、低污染的优势,可再生能源被合理开发是解决该挑战行之有效的途径。道路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暴露在大气环境中,且具有庞大的占地面积,这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的收集转换提供了有利的场所。同时,为保证安全运营,道路基础设施(如路测信号灯、路灯等)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有必要研发自俘能路面技术。近些年,光伏路面技术已经应用于道路中,这其中包括将光伏发电系统直接铺筑于路面表面或铺筑于边坡。太阳的方位在一天中是不断变化的,而目前光伏路面主要静止铺设于道路一侧,静止的光伏路面发电系统并不能保持较高的发电效率;而铺筑于路面的发电系统在车载作用下容易出现损坏并影响发电效率。对于长大纵坡、隧道出入口、十字路口等特殊地段,雨雪天显著降低路面的抗滑能力,进而对行车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路面光伏集能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道路路面光伏集能结构,包括设置于道路路面体两侧的若干竖向立柱,沿东西向同一直线上的相邻两个竖向立柱上端通过横向支柱固定连接,沿南北向相邻两个横向支柱之间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两端分别与两个横向支柱转动连接,支撑架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有太阳光自动跟踪装置,太阳光自动跟踪装置固定于横向支柱上,支撑架上设有光伏板保持架,光伏板保持架上固定有光伏板,光伏板电连接有蓄电装置。
进一步的,支撑架与横向支柱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横向支柱内部位空腔结构,驱动电机固定于横向支柱内。
进一步的,太阳光自动跟踪装置包括跟踪传感器、照度传感器和集能器。
进一步的,支撑架一端安装有涡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涡轮配合传动的蜗杆。
进一步的,道路路面体沿东西向设置时,道路路面体同一侧两个相邻的竖向立柱上端通过横向支柱固定连接,沿南北向相邻两个横向支柱之间设有支撑架。
进一步的,道路路面体沿南北向设置时,东西向同一直线上位于道路路面体两侧的两个相邻的竖向立柱上端通过横向支柱固定连接,沿南北向相邻两个横向支柱之间设有支撑架。
进一步的,道路路面体非南北或东西向时,在道路路面体两侧同一东西向直线上设置两个竖向立柱,沿南北向设置的相邻两个横向支柱之间的距离满足相邻两个横向支柱交叉部分长度大于支撑架的安装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09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线辅助压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夹箍夹紧力测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