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盖开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51028.6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41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郭强;弓秀梅;丁江芳;刘连杰;张未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9/00 | 分类号: | B66F19/00;B66F15/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27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盖 开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盖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井盖开启装置,旨在解决现有井盖开启费时费力、安全系数低的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板和立柱,立柱与底板后边缘垂直,且立柱与底板上表面形成钝角,立柱的顶端设有把手;底板的后边缘穿插有固定轴,固定轴的两端转动安装有两个滚轮;还包括钩具组件,钩具组件包括安装管和钩瓣,安装管的上端插装固定在底板上,两个钩瓣对称铰接在安装管的底端;把手上设有绞绳结构,绞绳结构上绕装有四根钢丝绳,安装管的侧壁上对应两个钩瓣开设有两个穿绳孔,每个安装管的顶部穿入两根钢丝绳且两根钢丝绳分别从该安装管的两个穿绳孔穿出后与两个钩瓣固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盖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井盖开启装置。
背景技术
井盖一般在其表面中心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孔。现有井盖开启时,操作者借助工具插入通孔内,然后人工将井盖搬离。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操作疏忽容易砸中操作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井盖开启费时费力、安全系数低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井盖开启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井盖开启装置,包括矩形的底板,所述底板的后边缘的中部固连有立柱,所述立柱与底板后边缘垂直,且立柱与底板上表面形成钝角,立柱的顶端设有把手;所述底板的后边缘穿插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两端转动安装有两个滚轮;还包括分设于底板前边缘的左右两端的两套钩具组件,所述钩具组件包括安装管和两个条状的钩瓣,所述安装管与底板垂直,安装管的上端插装固定在底板上且安装管顶面与底板上表面齐平,两个钩瓣对称铰接在安装管的底端,两套钩具组件的安装管之间的距离与待开启的井盖的两个通孔之间的距离适配,底板的前后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井盖的半径,以保证在勾起井盖时,井盖完全位于底板下方,避免外伸于底板后方,影响整个装置绕固定轴的旋转,钩具组件在收起状态下的最大宽度小于井盖通孔的直径且在张开状态下的最大宽度大于井盖通孔的直径;所述把手上设有绞绳结构,所述绞绳结构上绕装有四根钢丝绳,所述安装管的侧壁上对应两个钩瓣开设有两个穿绳孔,每个安装管的顶部穿入两根钢丝绳且两根钢丝绳分别从该安装管的两个穿绳孔穿出后与两个钩瓣固连。这里的绞绳结构采用本领域常见的用以绕装绳的结构即可,如手动绞绳器。
使用时,首先收紧绞绳,使两个钩瓣处于收起状态,再将本装置推至井盖上部,使得处于收起状态下的两套钩具组件插入井盖的两个通孔内,然后松开绞绳,使得两个钩瓣张开,这时人手或通过其他结构固定绞绳的位置,同时按住把手下压,在杠杆作用下,底板前端翘起,将井盖开启,最后操作者将井盖移至合适位置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井盖开启装置,利用杠杆原理,借用简单的机械便可将井盖开启,省时省力;
2)通过钩瓣将井盖吊起,性能可靠,大大降低了井盖掉落的概率,并且操作者与井盖之间隔着本装置,即使井盖脱落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安全系数;
3)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井盖开启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井盖开启装置的侧视图(不含绞绳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钩具组件处于张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钩具组件处于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钩具组件处于中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10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切割设备
- 下一篇:一种带有人孔翻边的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