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光电耦合进行远距离传输灯光信号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51770.7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0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欣博莱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4B10/116;G02B6/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光电 耦合 进行 远距离 传输 灯光 信号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光电耦合进行远距离传输灯光信号的设备,具体涉及光电耦合信号传输技术领域,包括总控模块,所述总控模块的连接端连接有光电耦合模块,所述光电耦合模块的连接端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连接端连接有分控模块,所述分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继电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光电耦合模块可在连接点提高了信号传输的质量,并通过转换器模块一配合无线收发模块一,使得可以通过无线协议通讯技术来实现远距离的信号传输,收到意外损坏的可能性较少,且方便进行较远距离的信号传输,从而实现通过利用光电耦合器在连接点起到隔离作用,配合无线通信模块便于进行高质量远距离信号传输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耦合信号传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利用光电耦合进行远距离传输灯光信号的设备。
背景技术
光电耦合器亦称光电隔离器,简称光耦。光电耦合器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它对输入、输出电信号有良好的隔离作用,所以,它在各种电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它已成为种类最多、用途最广的光电器件之一。光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光的发射、光的接收及信号放大。输入的电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使之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被光探测器接收而产生光电流,再经过进一步放大后输出。这就完成了电—光—电的转换,从而起到输入、输出、隔离的作用。由于光耦合器输入输出间互相隔离,电信号传输具有单向性等特点,因而具有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但是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时,传输距离过长时,在光的传递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意外破坏,导致信号传输出现问题,且维修较为麻烦,不便于长距离传输信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光电耦合进行远距离传输灯光信号的设备,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高质量且便于进行远距离传输信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光电耦合进行远距离传输灯光信号的设备,包括总控模块,所述总控模块的连接端连接有光电耦合模块,所述光电耦合模块的连接端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连接端连接有分控模块,所述分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继电器,所述分控模块和继电器的输入端均连接有电源模块,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受控设备;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转换器模块一,所述转换器模块一的连接端连接有无线收发模块一,且转换器模块一与无线收发模块一双向连接。
在使用时,通过总控模块下达控制指令,且控制指令通过电信号进行传递至,通过光电耦合模块,使得传递的电信号进行电—光—电的转换,并继续通过电信号进行传递,光电耦合模块实现光电隔离可阻止电流在任何节点与无线通信模块的参考地间流通,避免了地环路干扰,也避免了隔离内侧自身电源系统的噪声对传输信号的影响,从而在连接点提高了信号传输的质量,通过光电耦合模块将传递的电信号传递至无线通信模块处,并通过转换器模块一将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将转化的数字型号传递至无线收发模块一处,使得无线收发模块一通过无线传输技术传递至分控模块处,使得该信号传输装置通过无线协议通讯技术来实现远距离的信号传输,收到意外损坏的可能性较少,且方便进行较远距离的信号传输,通过分控模块对无线通信模块传递的信息进行解码,并通过控制继电器实现对受控设备的灯光进行控制。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总控模块与光电耦合模块双向连接,且光电耦合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双向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分控模块双向连接,使得指令信息和反馈信息可以同步传输。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光电耦合模块包括两个光电耦合器,且每个光电耦合器均为四通道隔离器件,使得通过每个光电耦合器能隔离外部浪涌电流对内部电路的冲击作用,保护电子元件的性能安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换器模块一用于将光电耦合模块传递的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且将无线收发模块一传递的数字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使得可以将电信号转化为数字型号进行无线传递,使得可以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欣博莱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欣博莱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17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