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胸外科固定胸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51903.0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6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邓旭锋;张文勇;李海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14 | 分类号: | A61F13/14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创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8 | 代理人: | 刘创先 |
地址: | 563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胸 外科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胸外科固定胸带,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包含主体,主体包含前端和后端,前端为双层结构,前端两层均设置有拉链,前端内侧设有防菌层,前端另一侧与后端无缝连接,前端开口一侧设有纽扣,后端中间设有伸缩部分,后端另一侧设有多组纽扣孔,这种心胸外科固定胸带采用棉质透气材质所制,透气清爽;主体部分采用双层结构,能根据需要增加所需的棉垫或辅热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的情况;还设有伸缩部分和多组纽扣,可以调节主体部分的长度,能够适应不同的人群,设置的拉链能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伤口的查看或换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胸外科固定胸带。
背景技术
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心脏外科手术后病人,除常规处置伤口外,还需对全胸作加压包扎,以起到止血、镇痛、保护伤口等作用,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但传统使用的胸带多为单层,并且为了保证加压效果常采用比较硬的布料制作而成,功能比较单一,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其存在诸多问题,如胸带无弹性,对于体型较大和较小患者均不能有较好固定作用,对患者伤口的检查换药不方便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困难,提供一种心胸外科固定胸带。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心胸外科固定胸带,包含主体,所述主体包含前端1和后端3,所述前端1为双层结构,夹层内可放置棉垫、辅热装置或冰敷设备,所述前端1两层均设置有拉链8,所述前端1内侧设有防菌层,所述前端1一侧与后端3无缝连接,所述前端1另一侧设有纽扣7,所述后端3中间设有伸缩部分4,所述后端3另一侧设有多组纽扣孔6。
进一步,所述前端1设有两条肩带2,所述肩带2尾部设有粘贴部分,所述后端3设有粘扣5,与肩带2配合使用。
进一步,所述防菌层为纳米材料抗菌纤维或圣纳医用透明敷料所制。
进一步,所述拉链8可为ㄇ型或半圆形。
进一步,所述纽扣7的数量为2-5颗。
进一步,所述纽扣孔6设有2-5组,每组设置3-5个孔。
进一步,所述主体部分使用透气棉质材质制成。
进一步,所述伸缩部分4使用弹性材质制成,所述伸缩部分4长度3-5cm,拉伸后长度7-12cm。
进一步,所述主体长度为80-100cm,宽度10-20cm。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这种心胸外科固定胸带采用棉质透气材质所制,透气清爽;主体部分采用双层结构,能根据需要增加所需的棉垫或辅热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的情况;还设有伸缩部分和多组纽扣,可以调节主体部分的长度,能够适应不同的人群,设置的拉链能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伤口的查看或换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心胸外科固定胸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心胸外科固定胸带的侧视图。
图中,前端1,肩带2,后端3,伸缩部分4,粘扣5,纽扣孔6,纽扣7,拉链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同种要素。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19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高精度卷圆技术的新型导套
- 下一篇:饲料添加剂包装除尘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