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二次融合户外固封极柱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52570.3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6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强;周顺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环缘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02 | 分类号: | H01H33/02;H01H33/662;H01H33/664 |
代理公司: | 厦门一品恒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5 | 代理人: | 夏钰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融合 户外 固封极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二次融合户外固封极柱,包括一二次融合户外固封极柱上部、一二次融合户外固封极柱下部以及绝缘壳体,所述一二次融合户外固封极柱下部上还设置有出线导体和进线导体,所述出线导体和进线导体呈L形设置,所述一二次融合户外固封极柱上部的绝缘壳体内设置有灭弧室;所述灭弧室包括动端部,所述动端部位于出线导体和进线导体的连接弯折处,所述灭弧室的动端部上设置有高压屏蔽网;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灭弧室动端部位加装高压屏蔽网结构,以此增大电场的曲率,降低电场强度和电晕效应,解决局部放电放电问题;由于采用屏蔽结构,在有限的空间内达到均匀电场、降低电场强度,提高工频耐压水平和控制局部放电水平,以达到产品的技术要求,从而实现小型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二次融合户外固封极柱。
背景技术
户外柱上断路器(或负荷开关),其构成包括固封极柱、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
随着电网发展的需要,数字化、积成化、小型化、智能化是电网发展的主要方向,一二次设备高度融合,满足分段线损管理、就地型馈线自动化、单相接地故障检测、装置级互换、工厂化维修、即插即用及自动化检测要求,解决成套设备绝缘配合、电磁兼容、寿命匹配等问题。
一二次融合目的,是为开关设备的高级应用提供实施的基础。首先增加运营者对开关设备的控制能力,使开关具有可靠的操作;其次是增加运营者、管理者、设备供应商对产品信息收集的能力,诸多信息的组合应用,以及沿时间的累积趋势分析应用,可以完成设备故障影响因素、设备性能变化趋势、设备状况评估等应用,更进一步可实现故障预测,以及运行风险评估、检修计划安排,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等更高级的综合运用。
柱上开关设备一二次融合的思路是集成,传感器与一次设备的集成、多装置集成和多功能集成,传感器功能组件和一次设备一体化的设计。
采用传统方案的主要缺陷:
1、局部放电部位多:产品局部放电部件包括固封极柱、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带电显示装置等,由于互感器裸露在空气中,受外界影响大;
2、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包括固封极柱成型、电流互感器成型、电压互感器成型等,由于各自要满足对地绝缘,其所用的绝缘材料是一体化的2~3倍。
3、安装困难:柱上开关设备安装在电线杆上,开关设备本身的重量直接影响了安装的难易。
4、提供电压、电流等是模拟信号,无法实现智能控制。
同时一二次融合户外固封极柱的耐压、局放水平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其绝缘壳体的性能,而现有技术中的绝缘壳体存在的技术缺陷,使其不能够满足小型化的要求,只能够通过更大更厚的结构实现耐压和局放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的一二次融合户外固封极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一二次融合户外固封极柱,包括一二次融合户外固封极柱上部和一二次融合户外固封极柱下部,所述一二次融合户外固封极柱上部和一二次融合户外固封极柱下部均包括绝缘壳体,
所述一二次融合户外固封极柱下部上还设置有出线导体和进线导体,所述出线导体和进线导体呈L形设置,所述一二次融合户外固封极柱上部的绝缘壳体内设置有灭弧室;
所述灭弧室包括动端部,所述动端部位于出线导体和进线导体的连接弯折处,所述灭弧室的动端部上设置有高压屏蔽网。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环缘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环缘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25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YE3高效三相异步电动机
- 下一篇:一种玻璃纤维纱筒自动抓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