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流杆管束推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54979.9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3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彦磊;谢金山;谭雅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胜机械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智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5 | 代理人: | 王利斌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流杆 管束 推进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流杆管束推进器,包括底部支架,底部支架上设有多个支撑柱,多个支撑柱上设有第一千斤顶,第一千斤顶上设有鞍座,鞍座上设有管束,管束上端设有多个吊杆,多个吊杆通过多根钢丝绳与管束下端设置的多个鞍座连接,管束一端设有推进装置,推进装置与管束之间分别设有第二千斤顶、传动杆,管束远离推进装置的另一端设有壳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多个鞍座、支撑柱,底部支架推进装置以及千斤顶与钢丝绳,能够避免换热管弯曲变形而报废,保证换热管能够穿进壳体,减少大量的返工的工作,企业也减少了大量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流管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折流杆管束推进器。
背景技术
为了有效满足日益增长的化学纤维、轻工、电子、建筑等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需求,PTA作为以上产品的基础有机原料,其日益增加的需求量决定了PTA生产设备向大型化、高端化发展的成为必然趋势。因此近几年来,大型折流杆换热器凭借优异的气换热效果被广泛应用在PTA项目中。
折流杆换热器管束的制作、壳体的制作工艺目前已基本成熟,但是对于超长型、超重型折流杆换热器来说,由于折流杆管束的刚度差易弯曲,因此管束与壳体推进装配的制造工艺仍存在一定的难度。
现有技术基本采用管束预制时穿入部分换热管,只需确保整体管束框架具备一定的刚度,便于与壳体装配,待管束框架与壳体装配后再穿剩余的换热管。这种型式适用于超重型换热器管束,优点是减轻管束推进的重量,降低对制造厂吊装设备如行车、吊具的要求,同时也便于与壳体装配。缺点是对于换热管长度较长的情况下,由于换热管穿管过程中看不到换热管向前推进的实际情况,换热管穿错折流杆孔/折流板孔的概率很大,最终可能导致换热管弯曲变形而报废,甚至出现换热管无法穿进去的情况而导致把管束抽出来等返工的工作,既浪费人工,又严重影响工作进度。
另一种传统方式是在管板水平的两侧位置焊接两个临时吊耳,同时在壳体水平位置的两侧与管板上的吊耳同一水平线上也焊接两个临时吊耳,然后用电动葫芦或者手拉葫芦分别连接管板与壳体上的临时吊耳把管束拉进壳体,但是管束超长超重,用这种传统的管束与壳体装配的工艺不但存在安全隐患,还需要更多的人力以及工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流杆管束推进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流杆管束推进器,包括底部支架,所述底部支架上设有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上设有第一千斤顶,所述第一千斤顶上设有鞍座,所述鞍座上设有管束,所述管束上端设有多个吊杆,多个所述吊杆通过多根钢丝绳与所述管束下端设置的多个所述鞍座连接,所述管束一端设有推进装置,所述推进装置与所述管束之间分别设有第二千斤顶、传动杆,所述管束远离所述推进装置的另一端设有壳体。
优选的,多个所述鞍座两侧均设有与所述钢丝绳连接的吊耳。
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架一端设有与所述壳体下端相匹配的法兰,两个所述法兰之间通过螺栓螺母锁紧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架为矩形框体,多个所述支撑柱分别设置在矩形框体下端的工字钢上面,且多个所述支撑柱与多个所述鞍座底板之间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千斤顶,且所述第一千斤顶为10T千斤顶。
优选的,多个所述支撑柱由钢管、垫板及轮子组成。
优选的,所述推进装置底端通过螺栓、螺母与所述底部支架远离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匹配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进装置上设置的所述第二千斤顶与所述管束之间设有保护管板的不锈钢钢板,且所述第二千斤顶为200T千斤顶。
优选的,所述传动杆由钢板、钢管、圆钢组焊制作。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胜机械工业(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永胜机械工业(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49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