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高层建筑竖井电缆倒装敷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56535.9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5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简辉;杨能胜;程炯;徐勇;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6 | 分类号: | H02G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任毅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层建筑 竖井 电缆 倒装 敷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高层建筑竖井电缆倒装敷设装置,其包括用于承载电缆盘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位于楼顶上;用于吊装电缆盘的门型吊装架,门型吊装架的底部设有移动机构,门型吊装架位于楼顶上;电缆控制装置,电缆控制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和减速箱,动力装置通过减速箱与电缆盘连接;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支架,缓冲支架上设有多个托轮,缓冲装置位于楼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门型吊装架将电缆盘放置在支撑机构上,电缆控制装置控制电缆的展放,且电缆穿过缓冲装置以防止下放速度过快。本实用新型极大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有效地控制了电缆向下倒敷设的速度,保证了施工安全,提高了敷设效率,操作简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敷设施工技术领域中的一种超高层建筑竖井电缆倒装敷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工业和民用建筑发展速度迅猛。大、中型超高层建筑的酒店、写字楼、大型商场为使用功能需要,都设置动力和照明配电系统,这些系统的电源输送需要电缆和其他供电产品进行,为了便于这些电缆的使用长度满足使用单位的需要和便于运输,电缆生产厂基本采用卷盘电缆方式提供给施工单位。设计和使用单位为了节省建筑面积,基本采用竖立电井敷设安装电缆,传统的竖井电缆敷设基本采用人工方式敷设。采用传统的多人由下往上拉的人工方法敷设,存在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多,施工费用高,且很难满足敷设垂直度的质量要求,同时影响施工工期。有的单位为了加快电缆的敷设进度,减少在几百m高的窄小竖立电井的垂直敷设难度和多人同时在竖井作业的安全隐患,采用一种从顶部向下倒敷设方式施工。这种电缆倒敷设方式施工方法的特点是;电缆倒敷设时垂直度越长,重量越重,下坠速度越快。如果不采取措施进行阻碍和控制电缆卷盘的快速转动,其下坠速度将无法控制,从而造成安全质量事故。超高层建筑竖井电缆的敷设迫切需要采用新工艺以实现超高层建筑竖立梯架电缆敷设的安全可靠、降低劳动强度和施工费用、提高敷设效率和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超高层建筑竖井电缆倒装敷设装置,其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提高了敷设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超高层建筑竖井电缆倒装敷设装置,其包括用于承载电缆盘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位于楼顶上;用于吊装电缆盘的门型吊装架,所述门型吊装架的底部设有移动机构,所述门型吊装架位于楼顶上;电缆控制装置,所述电缆控制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和减速箱,所述动力装置通过减速箱与电缆盘连接;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支架,所述缓冲支架上设有多个托轮,所述缓冲装置位于楼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门型吊装架包括两根立柱和固定在两根立柱顶部的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两个吊环,所述吊环上分别安装有用于起吊电缆盘的电动葫芦。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吊装架底座和设置在吊装架底座上的多个滑轮,各所述立柱的中部上分别设有两根斜拉杆,所述斜拉杆的另一端固定到吊装架底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分别位于电缆盘两端的支撑架,各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分别设有开式半圆轴承,所述开式半圆轴承的开口向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减速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箱的输出端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支承轴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托轮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缓冲支架上设有垂直角钢,所述垂直角钢的侧面上连接有水平角钢,其中两个托轮分别安装在垂直角钢的两端,余下的一个托轮安装在水平角钢远离垂直角钢的一端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支架包括底座、两根相对的纵杆和多根横杆,两根纵杆均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横杆均位于两根纵杆之间且连接两根纵杆,所述垂直角钢的上部和底座支架通过斜撑杆连接,所述斜撑杆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斜撑杆的另一端与垂直角钢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65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太阳能充电系统
- 下一篇:无人驾驶纯电动汽车整车能量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