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型硅碳棒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57077.0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6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有;陈向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登封市煜昊高温元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42 | 分类号: | H05B3/42;H05B3/16 |
代理公司: | 濮阳华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6 | 代理人: | 靳建山 |
地址: | 45247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棒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U型硅碳棒,包括单螺旋管,所述的单螺旋管垂直连接在连接头的端部,两个单螺旋管和一个连接头形成U形结构,单螺旋管包括一端的冷段、中部单螺旋的热段和另一端的连接段,连接段与连接头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换热面积小的柱状、管状热段,代替为单螺旋管,提高了换热面积,加强了内外热量的传递;增设定位柱、加强杆等结构,提高单螺旋管的强度,同时便于单螺旋管连接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电热元件,特别是指一种U型硅碳棒。
背景技术
硅碳棒是用高纯度绿色六方碳化硅为主要原料,按一定料比加工制坯,经 2200℃高温硅化再结晶烧结而制成的棒状、管状非金属高温电热元件。氧化性气氛中正常使用温度可达1450℃,连续使用可达2000小时。
U型是硅碳棒中一种常见的结构,热段采用柱状或棒状结构,这样导致与空气接触的面积较小,内部产生的热量无法直接传递至外表面,造成导热效率低,加热时间过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U型硅碳棒,解决了现有U型硅碳棒导热效率低、加热时间过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U型硅碳棒,包括单螺旋管,所述的单螺旋管垂直连接在连接头的端部,两个单螺旋管和一个连接头形成U 形结构,单螺旋管包括一端的冷段、中部单螺旋的热段和另一端的连接段,连接段与连接头连接。
所述的连接头包括长条形的连接棒,连接段与连接棒的长端侧部连接。
所述的连接棒的横截面为矩形。
所述的连接棒的长端侧部设有定位柱,定位柱与连接段的内部中空配合,连接棒与连接段之间焊接形成定位圈。
所述的定位柱与连接板连接,连接板上设有加强杆,加强杆与热段、冷段的内部中空配合。
所述的加强杆的横截面为十字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换热面积小的柱状、管状热段,代替为单螺旋管,提高了换热面积,加强了内外热量的传递;增设定位柱、加强杆等结构,提高单螺旋管的强度,同时便于单螺旋管连接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拆解图。
图中:1-单螺旋管,2-连接头,11-冷段,12-热段,13-连接段,21-连接棒, 22-定位柱,23-定位圈,24-连接板,25-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3所示,一种U型硅碳棒,包括单螺旋管1和连接头2,单螺旋管1垂直连接在连接头2的端部,两个单螺旋管1和一个连接头2形成U形结构。将传统U型硅碳棒的热段,由内外不连通、热量传递较慢的管状或棒状更换为内外螺旋连通、热量传递较高的单螺旋管,加快了硅碳棒内外热量的传递,提高了硅碳棒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登封市煜昊高温元件有限公司,未经登封市煜昊高温元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70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拆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铝合金轮毂重力铸造模具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