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农业种植用水稻育苗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57098.2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58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宝山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邦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2 | 代理人: | 白海军 |
地址: | 158302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农业 种植 水稻 育苗 | ||
新型农业种植用水稻育苗床,包括支杆、育苗床、育苗盘、滚轮、插块、托板、定位板、蓄水盘,底板下部连接支块,底板上部连接支杆,支杆内侧连接育苗床,育苗床两侧具有凸块,支杆内侧具有凹槽,凸块与凹槽相适应,凸块连接凹槽,所述支杆外侧连接定位板,定位板具有托板,支杆具有多个调节孔,托板与调节孔相适应,托板穿过调节孔连接育苗床,育苗床下部具有插块,托板具有插孔,插块与插孔相适应,插块穿过插孔,育苗床具有滑道,滑道与育苗盘相适应,滑道连接育苗盘,育苗盘在滑道上滑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农业种植用水稻育苗床。
背景技术
水稻育苗时,先将秧苗培育在育苗盘中,待秧苗长到一定高度后,在将其取出进行插秧,由于现有的水稻育苗床结构较为固定,无法随秧苗生长,调节其行距行高,影响通风性及透光性,易导致病害,影响产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提高通风性及透光性的新型农业种植用水稻育苗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农业种植用水稻育苗床,包括支杆、育苗床、育苗盘、滚轮、插块、托板、定位板、蓄水盘,底板下部连接支块,底板上部连接支杆,支杆内侧连接育苗床,育苗床两侧具有凸块,支杆内侧具有凹槽,凸块与凹槽相适应,凸块连接凹槽,所述支杆外侧连接定位板,定位板具有托板,支杆具有多个调节孔,托板与调节孔相适应,托板穿过调节孔连接育苗床,育苗床下部具有插块,托板具有插孔,插块与插孔相适应,插块穿过插孔,育苗床具有滑道,滑道与育苗盘相适应,滑道连接育苗盘,育苗盘在滑道上滑动。
所述滑道具有滑槽,滑槽与滚轮相适应,滑槽连接滚轮一侧,滚轮另一侧连接育苗盘,滚轮在滑槽内滑动,所述育苗盘具有隔板,隔板具有多个渗水孔, 育苗盘具有放置槽,放置槽与蓄水盘相适应,放置槽连接蓄水盘,蓄水盘左端连接拉板。
有益效果:
支杆对育苗床起到支撑作用,其将多个育苗床叠放,便于收纳的同时,节约放置空间,托板对育苗床起到定位支撑作用,增加支杆对其支点,分担承受其向下重力,避免窜动下移,支杆设有多个调节孔,与托板相配合,使其可随秧苗生长高度变化,调节育苗床定位支撑高度,增加育苗床间行高,扩大秧苗生长空间,提高通风性及透光性,减少病害,提高产量,插块与托板相配合,增加托板对育苗床支撑稳定性,避免其横向窜动掉落,造成翻撒,育苗盘通过在滑道上滑动,调节秧苗间行距,避免秧苗生长过密,影响通风及透光,当育苗盘位移时,滚轮在滑槽内同时滑动,减少摩擦阻力,提高育苗盘位移时平稳顺畅性,避免卡顿,隔板具有的渗水孔可将育苗盘内多余水分排出,避免水分积留过多,导致秧苗根部腐烂,进而提高育苗成活率,蓄水盘对多余水分进行收集,便于统一倾倒处理,拉板便于蓄水盘拉取放置,结构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农业种植用水稻育苗床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农业种植用水稻育苗床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农业种植用水稻育苗床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杆、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育苗盘、育苗床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位板、托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育苗盘、蓄水盘连接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宝山,未经李宝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70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