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布置于站台底的检查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57148.7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4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姜利华;张剑方;董宇;王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铁路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周宇凡 |
地址: | 3100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布置 站台 检查井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站台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布置于站台底的检查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站台方向布设的电力管线,所述站台底设置有管线容置腔,所述电力管线铺设在所述管线腔内,在所述管线容置腔一侧的所述站台的线路侧站台墙上开孔作为检查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合理,后期通过检查井可方便、快捷地完成对电力管线的检修维护;保证站台本身的结构稳定,对站台结构并无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站台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布置于站台底的检查井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沿铁路货物到发线往往会设计钢筋混凝土高站台及钢结构仓库来满足使用需要,而为了配合站台、仓库的使用需要又需要在靠线路侧站台铺设通信电缆、信号电缆、视频光纤、照明电缆、强电电缆等电力管线。由于物流基地的货物进出全部需要通过叉车在站台面上转运,使用单位经常反映站台面的检查井经常破损,站台面与检查井交接位置的站台面经常出现沉降开裂,严重影响叉车运行作业,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布置于站台底的检查井结构,通过将检查井开设在站台线路侧站台墙上,保证站台的站台面为连续平面且可提供良好的支撑力,满足其站台面上的使用需要。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布置于站台底的检查井结构,设置在站台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站台方向布设的电力管线,所述站台底设置有管线容置腔,所述电力管线铺设在所述管线容置腔内,在所述管线容置腔一侧的所述站台的线路侧站台墙上开孔作为检查口。
所述管线容置腔由混凝土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支撑板上方的复合树脂盖板围合构成,所述电力管线铺设在所述管线容置腔内。
所述混凝土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承口,所述复合树脂盖板的两侧分别支撑在两块所述混凝土支撑板的承口位置。
所述管线容置腔内设置有混凝土分隔板,所述混凝土分隔板将所述管线容置腔分隔为若干相独立的管线容置区域。
所述作为检查井的开孔沿所述站台的线路侧站台墙均匀间隔布置。
所述管线容置腔内回填有级配碎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合理,后期通过检查井可方便、快捷地完成对电力管线的检修维护;保证站台本身的结构稳定,对站台结构并无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3所示,图中标记1-9分别表示为:站台1、管线容置腔2、混凝土支撑板3、复合树脂盖板4、混凝土分隔板5、电缆管6、挡墙7、线路侧站台墙8、检查口9。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布置于站台底的检查井结构设置在站台1的下方。在站台1的下方设置有管线容置腔2,该管线容置腔2用于容置站台1所需的电力管线,这些电力管线沿站台1的布设方向延伸。
如图1所示,管线容置腔2的主体包括两侧的混凝土支撑板3以及支撑在两混凝土支撑板3上方的复合树脂盖板4;两混凝土支撑板3和复合树脂盖板4所围合构成的空间作为电力管线的敷设空间。为了便于后期的检修需要,复合树脂盖板4和混凝土支撑板3之间构成可拆卸式的连接固定,即复合树脂盖板4可方便地从混凝土支撑板3上拆卸下来,从而便于检修维护人员对敷设在管线容置腔2内的电力管线进行检修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铁路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杭州铁路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71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