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散热型硅碳棒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57774.6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6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有;陈向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登封市煜昊高温元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42 | 分类号: | H05B3/42;H05B3/02 |
代理公司: | 濮阳华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6 | 代理人: | 靳建山 |
地址: | 45247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碳棒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散热型硅碳棒,解决了现有硅碳棒散热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发热段,发热段的中心沿中轴线方向设有通风孔道I,发热段的表面设有波浪型散热槽,发热段的两端设有冷端,冷端的中心设有与通风孔道I连通的通风孔道II,冷端的表面设有沿中轴线方向间隔排列的散热孔,散热孔的下端与通风孔道II连通。当硅碳棒置于热气流环境中时,通风孔道I和通风孔道II内的空气在流动时,冷端上的散热孔不断吸入外界相对低温空气或吐出高温空气(主要根据当时硅碳棒的内部中心温度与外界空气的温度产生的热量差,而自动产生的动态流动),避免硅碳棒的中心区域热量堆积导致温度过高,配合表面的波浪型散热槽加快硅碳棒的散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电热元件,特别是指一种高散热型硅碳棒。
背景技术
硅碳棒是用高纯度绿色六方碳化硅为主要原料,按一定料比加工制坯,经2200℃高温硅化再结晶烧结而制成的棒状、管状非金属高温电热元件。氧化性气氛中正常使用温度可达1450℃,连续使用可达2000小时。由于硅碳棒使用温度高,具有耐高温、抗氧化、耐腐蚀、升温快、寿命长、高温变形小、安装维修方便等特点,且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现已广泛应用于电子、磁性材料、粉末冶金、陶瓷、玻璃、半导体、分析化验、科学研究等高温领域,成为隧道窑、辊道窑、玻璃窑炉、真空炉、马弗炉、冶炼炉以及各类加热设备的电加热元件。现有技术中硅碳棒的棒体包括柱状的发热段、与发热段的两个对应端部导电连接的冷端,使用时,两个冷端分别与电源的两极导通,使电流通过发热段从而产生热量并向周围散发,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发热段对应的棒体为柱状体,通电时棒体内部产生的热量无法直接散发到棒体外,因此散热效率低,炉体内部升温慢,影响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现有硅碳棒散热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散热型硅碳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散热型硅碳棒,包括发热段,发热段的中心沿中轴线方向设有通风孔道I,发热段的表面设有波浪型散热槽,发热段的两端设有冷端,冷端的中心设有与通风孔道I连通的通风孔道II,冷端的表面设有沿中轴线方向间隔排列的散热孔,散热孔的下端与通风孔道II连通。
所述波浪型散热槽的单个散热槽为环形。
所述波浪型散热槽的单个散热槽与发热段的中轴线平行。
所述通风孔道II的孔径大于通风孔道I的孔径。
所述通风孔道I内设有骨架间存有通风透气缝隙的中心支撑骨架I,通风孔道II内设有骨架间存有通风透气缝隙的中心支撑骨架II。
所述中心支撑骨架I主要由若干个由硅碳材料制成的实心棒体交叉连接构成。
所述中心支撑骨架II主要由若干个由硅碳材料制成的实心棒体相互交叉固定连接构成。
所述中心支撑骨架II主要由若干个空心铜柱相互交叉固定连接构成,空心铜柱的表面设有若干个与空心连通的散热孔II。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在发热段的中心设置棒体上设有通风孔道I,在发热段两端的冷端内设置与通风孔道I连通的通风孔道II,当硅碳棒置于热气流环境中时,由热气流导致的动态风通过相互连通的通风孔道I和通风孔道II把硅碳棒中心处所产生的热量带走,同时通风孔道I和通风孔道II内的空气在流动时,冷端上的散热孔不断吸入外界相对低温空气或吐出高温空气(主要根据当时硅碳棒的内部中心温度与外界空气的温度产生的热量差,而自动产生的动态流动),避免硅碳棒的中心区域热量堆积导致温度过高,配合设置在发热段表面的波浪型散热槽,加快硅碳棒的散热。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登封市煜昊高温元件有限公司,未经登封市煜昊高温元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77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可回弹的防水充电座结构
- 下一篇: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女儿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