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稠油油田注汽管道新型保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58148.9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36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钱猛;张同秀;朱兴文;伦雪萌;黄圆圆;李婷婷;梁博;刘聪达;朱凯丽;牛宏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森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郑向群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油 田注汽 管道 新型 保温 结构 | ||
一种稠油油田注汽管道新型保温结构,包括注汽管道、隔热管托、管托底板底面衬板、滑动支座、支架,所述支架顶部设有滑动支座,滑动支座上安装有管托底板底面衬板,管道底板底面衬板上架有隔热管托,所述注汽管道穿过隔热管托,且通过隔热管托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新工艺与新材料,实现一体成型保温工艺,结合隔热管托特点,最大限度降低保温结构缝隙热损失与管托热传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稠油油田注汽管道新型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稠油热采是针对稠油油田而采用的一种比较有效的采油方法。地面蒸汽发生器(注汽锅炉)所产生的高温高压的蒸汽通过注汽管道输送至井口,然后流经井筒到达井底,通过将高温高压的蒸汽注入地层,从而提高地层原油的温度, 降低原油粘度,增加原油采收率。
近年来,注汽管道逐渐采用复合保温结构取代了单一硬质管壳或保温棉毡结构,采用保温管托取代了老式丁字板管托,使管道热损失有了较大的降低。但在应用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柔性材料+保温管壳的复合保温结构仍存在缝隙导致对流;二是采用的保温管托一端需焊接在管道上,虽然管托底板采用了硬质材料保温,但仍不可避免的存在热桥;三是弯头处保温管壳受施工工艺影响缝隙较多且容易因弯头热变形而破碎,导致更大的缝隙热损失;四是现场普遍采用镀锌铁皮作为保护层,接缝处易开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稠油油田注汽管道新型保温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稠油油田注汽管道新型保温结构,包括注汽管道、隔热管托、管托底板底面衬板、滑动支座、支架,所述支架顶部设有滑动支座,滑动支座上安装有管托底板底面衬板,管道底板底面衬板上架有隔热管托,所述注汽管道穿过隔热管托,且通过隔热管托固定。
所述注汽管道从内到外结构为工作钢管、气凝胶毡、铝箔复合玻璃纤维布、硅基保温涂料、镁钢保护层,并依次相互连接。
所述镁钢保护层为3.5mm厚镁钢保护层。
所述注汽管道与隔热管托通过管夹固定,管夹与注汽管道之间采用高强度膨胀蛭石隔热层。
所述管托底板底面衬板为不锈钢板或镜面板。
所述滑动支座可左右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新工艺与新材料,实现一体成型保温工艺,结合隔热管托特点,最大限度降低保温结构缝隙热损失与管托热传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注汽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其中:1为注汽管道、2为隔热管托、3为管托底板底面衬板、4为滑动支座、5为支架、6为工作钢管、7为气凝胶毡、8为铝箔复合玻璃纤维布、9为硅基保温涂料、10为镁钢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种稠油油田注汽管道新型保温结构,包括注汽管道1、隔热管托2、管托底板底面衬板3、滑动支座4、支架5,所述支架5顶部设有滑动支座4,滑动支座4上安装有管托底板底面衬板3,管托底板底面衬板3上架有隔热管托2,所述注汽管道1穿过隔热管托2,且通过隔热管托2固定。
所述注汽管道1从内到外结构为工作钢管6、气凝胶毡7、铝箔复合玻璃纤维布8、硅基保温涂料9、镁钢保护层10,并依次相互连接。
所述镁钢保护层10为3.5mm厚镁钢保护层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森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森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81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新生儿童移动病床
- 下一篇:一种体育用羽毛球快速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