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女儿墙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58196.8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6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丁泓;恽燕春;夏锋;魏爽;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紫宝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0 | 分类号: | E04D13/00;E04B1/76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1105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叠合 夹心 保温 女儿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女儿墙,顶层预制双层叠合墙板位于顶层楼板下方区域的内侧墙板为预制剪力墙内叶板,位于顶层楼板上方区域的内侧墙板为内保温板;顶层预制双层叠合墙板内垂直预埋多个拉结件,拉结件将预制混凝土外叶墙与预制剪力墙内叶板连接;预制混凝土外叶墙的内侧还紧贴设有外保温板,拉结件同时穿过外保温板;内保温板与外保温板之间为现浇混凝土区域,现浇混凝土区域顶部盖设一保温盖板;保温盖板顶部、内保温板内侧、顶层楼板上侧设有一现浇混凝土层。本实用新型减少了拼缝处的防水问题及冷热桥效应,无需二次吊装;无灌浆,施工质量得到保证;无需定制模具,节能减排,减少了女儿墙与叠合墙版拼缝处的防水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女儿墙,属于保温女儿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迅速发展,双面叠合预制墙体的优点逐步突出,应用越来越广,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也将开始逐步推广在建筑中。目前,对于保温墙的形式多数为外保温、内保温及实心夹心保温墙,而与女儿墙的保温连接方式也是基于上述几种形式,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还未开始应用。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预制构件应用于市场,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体同时具备双面叠合墙体的优点及保温的特点,因此在未来装配式建筑的使用中将会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女儿墙的保温结构设计的重要性也凸显起来。
现有技术中,保温女儿墙具有两种建造方式:
第一种,参见图1,采用外保温形式,在女儿墙的外表面固定一层保温材料层。这种结构形式下,保温层在混凝土墙体外部,具有脱落的风险,同时保温层的寿命较低,施工时外墙需支模和粉墙,施工效率受到影响。
第二种,参见图2,采用套筒夹心保温层的结构,施工顺序为:①顶层预制墙板吊装,②浇筑顶层楼板混凝土,③女儿墙吊装,④女儿墙底部套筒灌浆。这种结构形式下,混凝土浇筑和灌浆需要分开进行,拼缝处会有防水问题,会发生冷热桥效应,需要二次吊装女儿墙,施工程序复杂;灌浆套筒对灌浆要求较高,施工质量无法保证,模具需要定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女儿墙,相对于套筒夹心保温层,混凝整体浇筑,结构自防水,减少了拼缝处的防水问题及冷热桥效应无需二次吊装;无需二次吊装女儿墙,减少施工工序;无灌浆,灌浆套筒对灌浆要求较高,施工质量无法保证;采用自动化流水线生产,无需定制模具,节能减排;与传统外保温相比较,保温层在混凝土外叶内,减少外保温脱落风险,保温层与结构相结合使用寿命增长,增加经济效益,避免外墙的支模和粉刷,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女儿墙,包括顶层预制双面叠合墙板;所述顶层预制双层叠合墙板位于顶层楼板下方区域的内侧墙板为预制剪力墙内叶板6,位于顶层楼板上方区域的内侧墙板为内保温板2;所述顶层预制双层叠合墙板内垂直预埋多个拉结件4,所述拉结件4将预制混凝土外叶墙1与预制剪力墙内叶板6连接,或者,将预制混凝土外叶墙1与内保温板2连接;所述预制混凝土外叶墙1的内侧紧贴设有外保温板14,所述拉结件4同时穿过所述外保温板14;内保温板2与外保温板14之间为现浇混凝土区域3,所述现浇混凝土区域3顶部盖设一保温盖板15;所述保温盖板15顶部、内保温板2内侧、顶层楼板上侧设有一现浇混凝土层16。
优选的,预制混凝土外叶墙1顶部具有一向内弯折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内侧与外保温板14内侧平齐。
优选的,所述外保温板14与内保温板2的厚度相同,且大于现浇混凝土层16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顶层预制双面叠合墙板位于顶层楼板下方的区域设有竖向连接插筋5和现浇剪力墙竖向钢筋7。
优选的,所述现浇混凝土层16的截面呈Z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紫宝住宅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紫宝住宅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81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