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缸水藻清理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59845.6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7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飞林;许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万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10 | 分类号: | A01K6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岳峰镇化工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缸 水藻 清理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鱼缸水藻清理收集装置,适应于水藻清理技术领域的生产与应用,鱼缸水藻清理收集装置包括:前架体,前架体包括布置于其后方的后架体,且前架体以及后架体内壁均通过强力胶粘合固定有吸盘,后架体前端以及左右两侧分别开有活动口以及侧滑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延伸板、吸盘、锁紧栓以及螺帽,从而能够快速且便捷的将该种鱼缸水藻清理收集装置安装至鱼缸上,且对鱼缸的磨损较小,同时通过设置翻板、顶板以及泡棉胶带,有效的增强了该种鱼缸水藻清理收集装置的安装稳固度,提升了该种鱼缸水藻清理收集装置的便装性和安装强度,解决了现有的鱼缸水藻清理收集装置不便于安装和稳固性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藻清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鱼缸水藻清理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鱼缸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会产生藻类,这种藻类与水草所带进来的黑毛藻、丝状藻不同,主要是绿藻与褐藻。藻类过多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附著在缸壁上影响观瞻同时也对鱼有不良影响。
由于鱼缸外壁光滑,在将鱼缸水藻清理收集装置安装至鱼缸上时,一般会通过螺栓等零件进行固定,但对鱼缸外壁的损伤较大,在拆除时会对鱼缸造成磨损,同时水藻的生长部位不一,需要不断的对刮片的位置进行移动而更好的清理水藻,但移动刮片时会产生些许的晃动,可能会导致鱼缸水藻清理收集装置产生松脱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鱼缸水藻清理收集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鱼缸水藻清理收集装置不便于安装和稳固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鱼缸水藻清理收集装置包括:
前架体,所述前架体包括布置于其后方的后架体,且所述前架体以及后架体内壁均通过强力胶粘合固定有吸盘,所述后架体前端以及左右两侧分别开有活动口以及侧滑口,且所述活动口中插接有一端与所述前架体焊接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左右两端焊接有贯穿过侧滑口后延伸至后架体左右两侧的锁紧栓,且所述锁紧栓外端均螺接有螺帽;
顶板,所述顶板共设有两个,且两个顶板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前架体以及后架体顶部,所述顶板外侧均通过铰链铰接翻板,且所述翻板外壁均粘合有泡棉胶带,其中一个顶板上方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滑台,且两个顶板之间布置有通过导线与电动滑台电性连接的马达,所述马达后端焊接有一端与电动滑台的动力输出端处螺接的连接轴,且所述马达下方布置有与其动力输出端处螺接的转轴,并且转轴外壁对称焊接有若干个刮片,所述马达通过连接轴与所述电动滑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架体通过延伸板与所述活动口滑动连接,且所述延伸板通过锁紧栓与所述侧滑口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架体以及后架体均呈直角状。
进一步的,所述翻板与所述顶板垂直设置,且所述翻板通过铰链所翻转的最大角度为两百七十度。
进一步的,所述翻板通过顶板与所述前架体以及后架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以及刮片均由不锈钢材质所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延伸板、吸盘、锁紧栓以及螺帽,从而能够快速且便捷的将该种鱼缸水藻清理收集装置安装至鱼缸上,且对鱼缸的磨损较小,同时通过设置翻板、顶板以及泡棉胶带,有效的增强了该种鱼缸水藻清理收集装置的安装稳固度,提升了该种鱼缸水藻清理收集装置的便装性和安装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活动口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锁紧栓的B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万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万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98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稻草人驱鸟器
- 下一篇:一种白蚁养殖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