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护埋地管道的阻挡板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61052.8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7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齐国权;马秋荣;戚东涛;李厚补;魏斌;丁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L57/02 | 分类号: | F16L5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晓晓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管道 阻挡 布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护埋地管道的阻挡板布置结构,涉及管道保护技术领域,包括一个第一阻挡板、若干个第二阻挡板和一个第三阻挡板;所述的第一阻挡板、第二阻挡板和第三阻挡板的宽度相同且均大于埋地管道外径50~100cm,一个第一阻挡板、若干个第二阻挡板和一个第三阻挡板沿埋地管道的轴向依次前后拼接后形成长方体结构,该长方体沿其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与埋地管道的轴线重合;所述的长方体布置在埋地管道和地面之间,该长方体与埋地管道相距30~50cm,该长方体与地面的距离大于cm,可以很好地对埋地管道进行保护,安装方便、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护埋地管道的阻挡板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埋地管道作为油气的传输载体,是连接上游资源和下游用户的纽带。由于管道长期埋在地下,存在收到人为破坏、机械开挖等导致管道穿孔、泄漏事故,不仅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引起有害物质的泄漏,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还会引起突发的灾难事故,危及人身安全。
目前国内管道大多不配备保护设施,相关施工标准里也未明确提出管道应增加保护措施。该领域内,现有技术采用轴承钢以及采用钢筋混凝土板作为埋地管道的防护措施,在安装过程中耗时耗力,不利于现场施工;还有采用直接将网状的塑料网缠在管道外壁上,只能防止回填时对管道造成的小型冲击,一旦塑料网遭到破坏,应力源会直接作用到管道上,不能起到预警作用。另外目前还有基于传感器感知的监测装置,但由于长输管线位置特殊性,该技术基本上处于室内研究状态,同时带有监测功能的保护装置,其信号传输需要借助电力及传输系统,不仅野外难以实现,而且投资成本巨大。
因此,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安装方便、成本低且能有效保护埋地管道的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管道保护的技术缺点,提供一种保护埋地管道的阻挡板布置结构,安装方便、成本低,能有效地对埋地管道进行保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保护埋地管道的阻挡板布置结构,包括一个第一阻挡板、若干个第二阻挡板和一个第三阻挡板;
所述的第一阻挡板、第二阻挡板和第三阻挡板的宽度相同且均大于埋地管道外径50~100cm,一个第一阻挡板、若干个第二阻挡板和一个第三阻挡板沿埋地管道的轴向依次前后拼接后形成长方体结构,该长方体沿其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与埋地管道的轴线重合;
所述的长方体布置在埋地管道和地面之间,该长方体与埋地管道相距 30~50cm,该长方体与地面的距离大于50cm。
优选的,所述第一阻挡板、第二阻挡板和第三阻挡板的厚度为 2~5cm。
优选的,所述第一阻挡板与第二阻挡板拼接处形成的形状为L型,若干个第二阻挡板之间拼接处形成的形状为L型,第二阻挡板和第三阻挡板拼接处形成的形状为L型。
进一步,所述的3个L型的尺寸均相同。
进一步,所述L型的垂直段与第一阻挡板厚度的比为1:(2~3),L型的水平段与第一阻挡板长度的比为1:(5~8)。
优选的,所述第一阻挡板与第二阻挡板的拼接处、若干个第二阻挡板之间的拼接处和第二阻挡板和第三阻挡板的拼接处均设置有密封胶。
优选的,所述第一阻挡板、第二阻挡板和第三阻挡板均为空心结构,第一阻挡板、第二阻挡板和第三阻挡板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充气口,充气口凸出第一阻挡板、第二阻挡板和第三阻挡板的上表面设置,充气口安装有密封盖,密封盖与充气口通过内螺纹密封连接。
进一步,所述充气口的外壁设置有橡胶圈,密封盖安装在橡胶圈上。
再进一步,所述的充气口在第一阻挡板、第二阻挡板和第三阻挡板上表面的四角均匀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10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