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清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61951.8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3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冰;姜丽萍;王京南;杨礼佼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华都琥珀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88;E02F3/90;E02F3/9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陈伟;张印铎 |
地址: | 2142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淤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清淤装置,清淤装置包括:船体;淤泥泵,其设置于所述船体上;清淤管,其与所述淤泥泵的入口相连;所述清淤管具有清淤端;所述清淤管至少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清淤端伸入水中,以使所述淤泥泵能泵送淤泥;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清淤端抬升,以限制淤泥进入所述清淤管;施力机构,其用于向所述清淤管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清淤管能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和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转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清淤装置,其对水体的扰动小、处理效率高且体积较小从而能适合城市内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黑臭水体是指城市建成区内,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黑色或者泛黑色),和(或)散发出令人不适气味(臭或恶臭)的水体的统称。黑臭水体主要是水体缺氧造成的,也与水体富营养化和底泥沉积有关。由于城镇河道中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导致河道中水生植物╱藻类过量繁殖。这些植物╱藻类在生长初期给水体补充氧气,在死亡后分解矿化形成,耗氧有机物和氨氮及残渣腐败物,导致季节性水体黑臭现象并产生极其强烈的腥臭味道。因此,消除水生植物或水华藻类所形成的腐败物及沉积淤泥是消除水体黑臭的主要有效举措。
消除水生植物或水华藻类所形成的腐败物及沉积淤泥可以采用机械清淤的方式。该机械清淤的方式包括挖掘机和绞吸船等。挖掘机清淤时,需要将河道中的水排净。因此,挖掘机清淤会破坏湖泊原有的生物种群结构和生态环境,削弱其自净功能,对生态修复带来负面影响。绞吸船清淤时,不需要将河道中的水排净,但运行过程中对水体的扰动大,处理效率低,无法精确控制距离河床底部的抽吸高度,且绞吸船体积大,不适合城市内河。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清淤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清淤装置,其对水体的扰动小、处理效率高且体积较小从而能适合城市内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清淤装置,其包括:船体;淤泥泵,其设置于所述船体上;清淤管,其与所述淤泥泵的入口相连;所述清淤管具有清淤端;所述清淤管至少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清淤端伸入水中,以使所述淤泥泵能泵送淤泥;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清淤端抬升,以限制淤泥进入所述清淤管;施力机构,其用于向所述清淤管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清淤管能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和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转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施力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船体上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能相对于所述船体转动以能带动所述清淤管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和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转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施力机构还包括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的钢丝绳与所述支撑臂相连;以使所述支撑臂能相对于所述船体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包括:第一浮体,所述第一浮体与所述支撑臂的转动中心在所述船体的行进方向上相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与所述支撑臂相连的固定件,所述清淤端固定于所述固定件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件上还设置有用于使淤泥聚集的收集部,所述清淤端朝向所述收集部敞开。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收集部为螺杆,所述螺杆具有第一螺旋段和第二螺旋段,所述第一螺旋段和所述第二螺旋段沿所述螺杆的延伸方向并列排布;且所述第一螺旋段和所述第二螺旋段的旋向相反。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螺杆位于所述船体的前方,且所述螺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船体的行进方向相垂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清淤装置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用于过滤淤泥中的故障物;包括第一过滤机构,位于所述收集部的前方;和第二过滤机构,设置于所述清淤管上且在淤泥的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入口的上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华都琥珀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华都琥珀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19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