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承重梁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64137.1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6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苏凯锐;张峰;张凯;杜昊坤;苏新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奥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02 | 分类号: | E04C3/02;E04B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0615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承重梁,属于承重技术领域,其包括梁体,所述梁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连接板和若干个限位杆,所述连接板设置在凹槽内,所述凹槽开设在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限位杆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开设在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与两个壳体的内表面搭接,两个所述壳体的相对面搭接,两个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分别与若干个连接板的外表面搭接。该承重梁,通过连接板、卡块、限位杆、卡槽、壳体和螺栓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避免了焊接导致后续拆除工作的难度增大,而且不需要在梁体和支撑柱上打孔进行螺栓连接,减少了加工难度,同时可以保障了梁体和支撑柱的支撑强度,从而降低了安全隐患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承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承重梁。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
在对钢结构承重梁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将承重柱和承重梁之间进行连接,连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焊接方法,而焊接的连接方法将导致后续拆除周转使用难度增大,另一种是螺栓连接的方法,但是在主梁上开孔连接受主梁型材外形及大小影响,加工难度大,且会对主梁材料结构造成一定破坏,主梁如产生滑移或倾翻,将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因此,需要一种便于连接和拆卸且稳定性好的承重梁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承重梁,解决了普通的承重梁难以与承重柱之间进行稳定且便于拆除的连接,从而不便于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承重梁,包括梁体,所述梁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连接板和若干个限位杆,所述连接板设置在凹槽内,所述凹槽开设在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限位杆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开设在支撑板的上表面。
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与两个壳体的内表面搭接,两个所述壳体的相对面搭接,两个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分别与若干个连接板的外表面搭接,两个所述壳体的下表面搭接在支撑柱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柱的上表面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卡槽,所述连接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块,所述卡块设置在卡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后方两个所述固定块的相对面搭接,后方两个所述固定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螺栓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垫圈,两个所述垫圈的相对面分别搭接在两个固定块的相背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的形状设置为弧形。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承重梁,通过连接板、卡块、限位杆、卡槽、壳体和螺栓之间的相互配合,当需要对梁体和支撑柱连接时,通过将连接板和限位杆分别置入凹槽和限位槽内,然后将两个壳体对支撑板进行包覆,使得卡块进入卡槽内,然后通过螺栓对两个壳体进行安装紧固,从而避免了焊接导致后续拆除工作的难度增大,而且不需要在梁体和支撑柱上打孔进行螺栓连接,减少了加工难度,同时可以保障了梁体和支撑柱的支撑强度,从而降低了安全隐患的发生。
2、该承重梁,通过设置垫圈,且垫圈可以起到保护固定块的表面不受螺母擦伤,分散螺母对固定块的压力,同时垫圈可以增大螺母和固定块的接触面积,防止松动,从而可以更好的保障螺栓的锁紧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奥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奥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41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