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定位的输尿管软镜鞘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64408.3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0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汤庆峰;黄晓科;刘承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307 | 分类号: | A61B1/307;A61B1/01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5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定位 输尿管 软镜鞘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定位的输尿管软镜鞘,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鞘管和固定于鞘管一端的把手,沿鞘管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线,刻度线中混杂有金属粉,鞘管远离把手的一端设置有弹性气囊,气囊通过设置在鞘管壁内的气道与气泵连接,气道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继电器电连接于气泵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软镜鞘在置入输尿管内的过程中无法判断植入位置且无法有效固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定位的输尿管软镜鞘。
背景技术
输尿管软镜技术对于治疗肾盂肾盏和输尿管上段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输尿管软镜从输尿管中逆行进入膀胱或各个肾盏进行诊疗,不但可以进行检查,还可配合其它设备如激光等进行治疗。在输尿管软镜手术过程中,需要在导丝的引导下将软镜鞘经尿道置入输尿管内,从而来建立操作通道,传统软镜鞘在置入输尿管内的过程中无法判断植入位置且无法有效固定在输尿管内,影响手术进度,导致手术时间延长,非手术肾脏产生的尿液无法排出体外,容易引起尿潴留,影响肾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定位的输尿管软镜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软镜鞘在置入输尿管内的过程中无法判断植入位置且无法有效固定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便于定位的输尿管软镜鞘,其包括鞘管和固定于鞘管一端的把手,沿鞘管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线,刻度线中混杂有金属粉,鞘管远离把手的一端设置有弹性气囊,气囊通过设置在鞘管壁内的气道与气泵连接,气道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继电器电连接于气泵上。
进一步地,沿鞘管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组刻度线,每组刻度线包括等间距设置的第一圆圈线、第二圆圈线、第三圆圈线、第四圆圈线和第五圆圈线。
进一步地,第一圆圈线包括一根圆圈线,第二圆圈线包括两根圆圈线,第三圆圈线包括三根圆圈线,第四圆圈线包括四根圆圈线,第五圆圈线包括五根圆圈线。
进一步地,气囊为设置在鞘管侧壁上的环形气囊,气囊的材质为弹性件。
进一步地,气道远离气囊的一端设置有气管连接口,气管连接口通过气管连接于气泵上。
进一步地,气泵固定于把手上。气泵为微型气泵,固定在把手上便于医护人员对气泵的启停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输尿管软镜手术过程中,通过观察位于体外的鞘管上的刻度线能够判断体内的鞘管长度,刻度线中混杂有金属粉,使得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X射线来确定鞘管在体内的位置。
鞘管远离把手的一端设置有弹性气囊,通过控制气泵向气囊中充气使气囊胀大,依靠气囊与输尿管壁之间的挤压来固定鞘管,需要移动鞘管时只需要控制气泵将气囊中的气体抽出即可,气囊外壁圆滑,不会因挤压或刮蹭而损伤人体组织;弹性的气囊收放自如,通过控制气泵的抽气量或充气量即可控制气囊的大小,由于一个密封空间中各处压强相等,可以在邻近把手一端的气道中设置压力传感器来监测气囊中的压强,检测、控制方便,操作便利。
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气囊中的压强,根据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直接出发继电器来控制气泵,使气囊中压强超过设定值既可自动断开气泵的充气或吸气,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便于定位的输尿管软镜鞘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便于定位的输尿管软镜鞘的轴向剖视图。
图3为气泵工作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未经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44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坠面生产用取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计数功能的体育用球存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