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饭煲进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66352.5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4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月华;孙伟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亿田智能厨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0 | 分类号: | A47J36/00;A47J2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张费微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饭煲进米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饭煲进米装置,包括饭煲、米箱、进米管、送米电机组、抽真空电机组、抽气管,其中米箱、送米电机组、进米管、饭煲依次连接,抽真空电机组、抽气管、饭煲依次连接,还包括控制器、进米闸、进米通道、电磁推杆,控制器分别与送米电机组、抽真空电机组、电磁推杆相连接,电磁推杆与进米闸位置相对并通过进米闸控制进米通道开合。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饭煲的自动进米,同时进一步避免了送米电机组、进米管中的米粒残留,提高了输送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自动饭煲,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饭煲进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器的集成化和自动化,全自动饭煲里设计有注米管道结构,包含送米电机、米箱、送米管等组件,使用过程中通常是送米电机关闭后,送米管中仍在进米,从而出现送米管道会出现残留米的现象,且送米过程中,送米效率低,也易使得米残留在送米管道中,因此如何解决送米管道残留米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研究的对象,仍需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送米管道易出现残留米及送米效率低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全自动饭煲进米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全自动饭煲进米装置,包括饭煲、米箱、进米管、送米电机组、抽真空电机组、抽气管,所述米箱、送米电机组、进米管、饭煲依次连接,所述抽真空电机组与所述抽气管连接,所述抽气管连接在所述饭煲上,还包括控制器、进米闸、进米通道、电磁推杆,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送米电机组、抽真空电机组、电磁推杆相连接,所述进米通道设置在所述送米电机组上,所述电磁推杆与所述进米闸位置相对并通过所述进米闸控制所述进米通道开合。
控制器用于控制送米电机组、抽真空电机组、电磁推杆的工作,饭煲用于实现煮饭功能,米箱用于储存米,进米管用于连接米箱与饭煲,将米导入饭煲中,送米电机组用于为进米提供动力,抽真空电机组用于抽出饭煲中的气体,通过气压差加速进米管中的米进入饭煲,电磁推杆用于控制进米闸的开合,从而控制进米或者停止进米,实现饭煲的自动进米。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饭煲进米装置,所述送米电机组包括驱动件、丝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丝桶连接,所述进米通道设置在所述丝桶上。
驱动件用于提供动力,丝桶用于传送米,进米通道将米导入丝桶内,实现米的输送。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饭煲进米装置,所述进米闸包括进米座、转动盖板、弹性件,所述进米座设置在所述送米电机组上,所述转动盖板转动连接在所述进米座上且所述转动盖板一端与所述进米通道相配合,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转动盖板另一端与所述进米座,所述电磁推杆与所述转动盖板另一端位置相对并通过推动所述转动盖板转动控制所述进米通道开合。
进米座用于安装转动盖板、弹性件,转动盖板用于受电磁推杆驱动,进行转动并打开进米通道,转动盖板还用于与弹性件配合,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关闭进米通道,提高进米通道开合的便捷性。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饭煲进米装置,所述转动盖板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片,所述电磁推杆与所述连接片位置相对,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连接片上。
连接片一是用于固定弹性件,提高弹性件连接的稳定性,二是用于与电磁推杆相接触,从而提高电磁推杆推动转动盖板转动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饭煲进米装置,所述的进米座上设置有凹槽翻边,所述转动盖板一端的端部与所述凹槽翻边滑动连接。
凹槽翻边用于对转动盖板一端的端部的转动轨迹进行限位,提高转动盖板转动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饭煲进米装置,还包括尘仓,所述尘仓分别与所述送米电机组、抽真空电机组连接。
尘仓用于与抽真空电机组配合,对米上的灰尘进行抽取,提高米粒的清洁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亿田智能厨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亿田智能厨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63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