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加工的“T”型异型铜材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66466.X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4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高松峰;郑文杰;连金兴;傅宝玉;张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联福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5/07 | 分类号: | F16B5/07;F16B7/00;F16B5/02;F16S3/04;F16S1/02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钟隆辉 |
地址: | 364204 福建省龙岩***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加工 异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加工的“T”型异型铜材,属于铜材领域,包括T型铜材,所述T型铜材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柱A,所述立柱A表面固定连接有T型柱A,所述T型铜材底部开设有凹状槽A,所述凹状槽A内部开设有T型槽A,所述T型铜材一端固定连接有立柱B,所述立柱B表面固定连接有T型柱B,所述T型铜材一端开设有凹状槽B,所述凹状槽B内部开设有T型槽B,即需要对T型铜材之间进行连接时即可通过T型铜材顶部固定连接的立柱A与T型铜材底部开设的凹状槽A进行滑动连接,继而使立柱A顶部固定连接T型柱A与凹状槽A内部开设的T型槽A进行滑动连接,继而使T型铜材上下之间进行无缝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加工的“T”型异型铜材。
背景技术
以纯铜或铜合金制成各种形状包括棒、线、板、带、条、管、箔等统称铜材。铜材的加工有轧制、挤制及拉制等方法,铜材中板材和条材有热轧的和冷轧的;而带材和箔材都是冷轧的;管材和棒材则分为挤制品和拉制品;线材都是拉制的。
专利号201711190113.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异型铜材及其制造方法,包括铜材主体和凸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材主体和凸台组成完整的一个铜材加工件,所诉凸台设置在铜材主体的一侧表面上,所述铜材主体和凸台对接位置端面两侧加工有台阶,新型异型铜材的制造方法如下:铜材加工件制做过程中先开两套模具,并通过二次拉制成形,通过在铜材主体和凸台对接位置端面两侧加工有台阶,使铜材主体外侧形成一个自带装夹位,且装夹大小统一,只需一种规格夹具就可装夹所有工件,这样可以缩短80%的装夹工时且方便管理,另外在材料成本上也最少节省10%的材料成本,同时铜材加工件以优质红铜为材料,在铜公制作过程中大大节省了制作装夹时间和原材料成本。
然而,在现有的T型铜材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1、目前市面上对于 T型铜材之间的连接较为麻烦,且基本不具有无痕连接的方式,从而使其连接时美观性以及实用性不足,2、目前市面上对于其T性铜材的保护力度较弱,继而会导致其老化较快,从而造成经济损失,3、目前市面上对于其T型铜材之间的固定性较为缺乏,继而会导致其之间的连接容易脱落,从而造成危险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加工的“T”型异型铜材,旨在采用拼接式结构,即需要对T型铜材之间进行连接时即可通过T型铜材顶部固定连接的立柱A 与T型铜材底部开设的凹状槽A进行滑动连接,继而使立柱A顶部固定连接T 型柱A与凹状槽A内部开设的T型槽A进行滑动连接,继而使T型铜材上下之间进行无缝连接,从而需要对T型铜材进行左右连接时即可通过T型铜材一端固定连接的立柱B与T型铜材一侧开设的凹状槽B进行滑动连接,继而使立柱B表面固定连接的T型柱B与凹状槽B内部开设的T型槽B进行有效的配合连接,从而使T型铜材左右之间进行有效的无缝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精加工的“T”型异型铜材包括T型铜材,所述T 型铜材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柱A,所述立柱A表面固定连接有T型柱A,所述T 型铜材底部开设有凹状槽A,所述凹状槽A内部开设有T型槽A,所述T型铜材一端固定连接有立柱B,所述立柱B表面固定连接有T型柱B,所述T型铜材一端开设有凹状槽B,所述凹状槽B内部开设有T型槽B。
可选的,所述T型铜材表面可拆卸连接有塑料膜,所述T型铜材表面涂覆有耐氧化涂层,所述耐氧化涂层表面涂覆有防腐涂层。
可选的,所述耐氧化涂层由环氧树脂制成,所述防腐涂层由酚醛环氧涂料制成。
可选的,所述T型铜材一侧固定连接有横块,所述横块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T型铜材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内部开设有凹状槽C,所述横板表面开设有孔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联福工贸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联福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64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