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油污针织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66492.2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2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生;黄晓久;范思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利得威时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12;B32B27/36;B32B27/34;B32B27/32;B32B5/06;D04B1/14;D04B21/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粤捷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3 | 代理人: | 张谦 |
地址: | 519085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污 针织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油污针织面料,由接触层以及表面层构成,接触层设置在表面层的下方,所述接触层由异型涤纶丝、锦纶丝纬编而成,所述表面层由涤纶长丝、锦纶长丝以及丙纶长丝经编而成,所述接触层以及表面层通过缝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使用丙纶长丝,使最终的表面层有蜡状手感和光泽,不易起皱,比重小,轻,服装舒性好,能更快传递汗水使皮肤保持舒适感,强度耐磨性都比较好,经久耐用,不耐高温,通过用颗粒大小为20纳米左右的聚丙烯水分散液,浸轧,光照表面层。使颗粒粘结在表面层表面上,形成凸凹不平的表面结构,成为双疏材料,即疏水又疏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油污针织面料,属于针织面料领域。
背景技术
针织面料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针织分为纬编和经编,目前,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家纺等产品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现有技术中的针织面料,在防油处理这一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油污针织面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油污针织面料,由接触层以及表面层构成,所述接触层设置在表面层的下方,所述接触层由异型涤纶丝、锦纶丝纬编而成,所述表面层由涤纶长丝、锦纶长丝以及丙纶长丝经编而成,所述接触层以及表面层通过缝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涤纶长丝、锦纶长丝以及丙纶长丝经编而成的成品面料经过颗粒大小为18-22纳米的聚丙烯水分散液,浸轧,光照,构成所述表面层。
进一步地,所述异型涤纶丝、锦纶丝采用平针组织或变化平针组织在纬编机上编织而成所述接触层。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层以及所述表面层在缝合前经过防螨处理,其具体的步骤为,将制作成的接触层以及表面层浸入40g/L防螨整理剂中,温度140℃-145℃,3-4min,然后利用离心脱水机脱水后,利用烘干机烘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油污针织面料,通过使用丙纶长丝,使最终的表面层有蜡状手感和光泽,不易起皱,比重小,轻,服装舒性好,能更快传递汗水使皮肤保持舒适感,强度耐磨性都比较好,经久耐用,不耐高温,通过用颗粒大小为20纳米左右的聚丙烯水分散液,浸轧,光照表面层。使颗粒粘结在表面层表面上,形成凸凹不平的表面结构,成为双疏材料,即疏水又疏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油污针织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接触层、2-表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油污针织面料,由接触层1以及表面层2构成,接触层1设置在表面层2的下方,接触层1由异型涤纶丝、锦纶丝纬编而成,表面层2由涤纶长丝、锦纶长丝以及丙纶长丝经编而成,接触层1以及表面层2通过缝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利得威时装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利得威时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64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