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快速冷却的金属板铸造用铸造空腔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66949.X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1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吴淑婉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州和力真空冶金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2 | 分类号: | B22C9/22;B22C9/06;B22D2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1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冷却 金属板 铸造 空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快速冷却的金属板铸造用铸造空腔,包括模板、密封圈和空腔主体,所述模板的内部设置有水槽,且模板的左端开设有出水孔,并且出水孔与水槽相互连接,所述模板的左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管道,且固定管道的外表面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与固定管道贴合连接,所述模板的右端开设有进水口,且进水口与水槽相互连接,所述模板的顶面开设有空腔主体,且模板的顶端设置有隔块。该可快速冷却的金属板铸造用铸造空腔,空腔主体内部产生的热气可通过隔块上的出气槽进行流动,同时出气槽的厚度有效的避免液体金属在凝固的过程中进行渗透,使热气流进排气槽内通过出气孔进行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快速冷却的金属板铸造用铸造空腔。
背景技术
铸造空腔主要是用于对液体金属进行存放工作,使得液体金属在冷却凝固后形成毛坯,而铸造空腔根据材料的不同和加工产品的不同,其种类也是各不相同的。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金属板铸造用铸造空腔,在对液体金属进行存放后冷却凝固时,无法有效的对铸造空腔内部的热气进行排放工作,使得液体金属的冷却速度降低,一般只是简单的通过水冷对液体金属进行冷却速度的加快工作,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金属板铸造用铸造空腔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冷却的金属板铸造用铸造空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金属板铸造用铸造空腔,在对液体金属进行存放后冷却凝固时,无法有效的对铸造空腔内部的热气进行排放工作,使得液体金属的冷却速度降低,一般只是简单的通过水冷对液体金属进行冷却速度的加快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快速冷却的金属板铸造用铸造空腔,包括模板、密封圈和空腔主体,所述模板的内部设置有水槽,且模板的左端开设有出水孔,并且出水孔与水槽相互连接,所述模板的左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管道,且固定管道的外表面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与固定管道贴合连接,所述模板的右端开设有进水口,且进水口与水槽相互连接,所述模板的顶面开设有空腔主体,且模板的顶端设置有隔块,并且隔块上开设有出气槽,所述模板的顶面开设有排气槽和出气孔,且排气槽与出气孔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槽的正视剖面为“U”字形,且水槽的底端与出水孔相互连接,并且水槽的顶端与进水口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管道的轴心线与出水孔的轴心线相互对齐,且固定管道与套筒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块与模板为一体化结构,且隔块关于空腔主体的中心点等角度分布,并且隔块上等间距分布排气槽。
优选的,所述出气孔关于排气槽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且排气槽的内部空间通过出气槽与空腔主体的内部空间相互贯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快速冷却的金属板铸造用铸造空腔;
1、通过进水口可对水槽的内部进行冷水的填充工作,便于后续冷水对空腔主体内部的液体金属进行冷却速度的加快工作,同时水槽内部的水可通过左端的出水孔进行排出工作,因出水孔位于水槽的底部,便于水槽内部水完全排放;
2、空腔主体内部产生的热气可通过隔块上的出气槽进行流动,同时出气槽的厚度有效的避免液体金属在凝固的过程中进行渗透,使热气流进排气槽内通过出气孔进行排放;
3、出气孔关于排气槽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将气管与出气孔连接后进行输气工作,便于加快排气槽内部气体的排放速度,有利于对空腔主体内部液体金属的快速冷却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州和力真空冶金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锦州和力真空冶金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69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