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接卡座、电力故障识别装置及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67003.5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7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阳;尹旭;谢海兵;徐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振中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G01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韩梦嘉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接 卡座 电力 故障 识别 装置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故障识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接卡座、电力故障识别装置及注塑模具。转接卡座包括外壳和主板;外壳包括主机安装槽体和主板安装槽体;主机安装槽体的内槽壁和主板安装槽体的内槽壁均具有拔模斜度;主机安装槽体的外槽壁平行于主机安装槽体的槽深方向,主板安装槽体的外槽壁平行于主板安装槽体的槽深方向。电力故障识别装置包括上述转接卡座。注塑模具用于注塑上述转接卡座的外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接卡座、电力故障识别装置及注塑模具,脱模难度及成型难度低,且不易出现缩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故障识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接卡座、电力故障识别装置及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电力故障识别装置是用于识别电力故障的常用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故障识别主机和转接卡座组成,转接卡座是设置于故障识别主机与电表之间的转接结构,其包括外壳和主板,外壳主要由安装主机的主机安装槽体和用于安装主板的主板安装槽体构成。
转接卡座的外壳的主机安装槽体和主板安装槽体分别由第一模具组件和第二模具组件注塑成型,在对转接卡座的外壳进行注塑的过程中,完成冷却步骤之后,第一模具组件沿主机安装槽体的深度的反方向脱离主机安装槽体,完成主机安装槽体的脱模步骤;现有的转接卡座的主板安装槽体内侧的反止口与槽底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在脱模时,第二模具组件处于主板安装槽体槽内的部分会先走内行位,以适应反止口的存在,然后再沿主板安装槽体的深度的反方向脱离主板安装槽体,完成主板安装槽体的脱模步骤。
为了保证转接卡座的外壳能够顺利脱模,在第一模具组件和第二模具组件上均需设置不小于1度的拔模斜度,因此,采用目前的注塑方式形成的转接卡座的外壳的主机安装槽体和主板安装槽体,槽壁的两侧均为存在与具有拔模斜度的模膛对应的斜度,即槽壁的两个侧面均由槽底向槽顶往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如此,槽壁就会由槽底向槽顶逐渐加厚,因转接卡座的外壳对主机安装槽体和主板安装槽体的槽深有一定的要求,不能太浅,故造成外壳的壁厚不均匀,以及槽壁靠近槽底的部分太厚和/或槽壁靠近槽顶的部分太薄的问题。
外壳的壁厚不均匀,容易因凝固快慢不均匀而出现缩痕缺陷;外壳上的槽壁厚的部分,容易因加压太大而造成外壳粘到模具上难以脱模;外壳上的槽壁薄的部分,容易出现走胶不顺畅的问题,而产生成型困难的问题。此外,由于转接卡座的外壳对主机安装槽体和主板安装槽体的槽深较深,故而,即便在第一模具组件和第二模具组件已经设置了足够大的拔模斜度,脱模也还是很困难。
综上,如何克服现有的转接卡座的外壳的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接卡座、电力故障识别装置及注塑模具,以缓解采用现有技术中转接卡座外壳脱模方法获得的转接卡座外壳存在的外壳壁厚不均匀,以及槽壁靠近槽底的部分太厚和/或槽壁靠近槽顶的部分太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接卡座包括外壳。
所述外壳包括用于安装故障识别主机的主机安装槽体和用于安装主板的主板安装槽体;所述主机安装槽体的内槽壁和所述主板安装槽体的内槽壁均具有拔模斜度。
所述主机安装槽体的外槽壁平行于所述主机安装槽体的槽深方向,所述主板安装槽体的外槽壁平行于所述主板安装槽体的槽深方向。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主机安装槽体的槽壁底端的壁厚为3.4-3.6mm。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主机安装槽体的槽壁顶端的壁厚为3.0-3.2mm。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主板安装槽体的槽壁顶端的壁厚为2.2-2.5mm;所述主板安装槽体的槽壁底端的壁厚为2.6-2.9mm。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主板安装槽体的内槽壁上设置有沿所述主板安装槽体的槽深方向延伸设置的反止口,所述反止口延伸至所述主板安装槽体的槽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振中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振中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70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