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67441.1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6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谭福洲;杜琳琳;张东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44;F04D29/62;F04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曦;陶海萍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具有:第一壳体;与第一壳体构成容纳空间的第二壳体;以及位于容纳空间内的送风装置,送风装置具有马达、绕马达的旋转轴旋转的叶轮以及容纳叶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分别位于叶轮的轴向两侧,上壳体形成有吸气口,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径向外侧形成有排气口,上壳体和第一壳体位于叶轮的轴向同一侧,第一壳体形成有进气口,第二壳体形成有出气口,通过位于第一壳体与上壳体之间的第一隔离板、位于下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第二隔离板、上壳体、下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容纳空间中将送风装置的排气口和第二壳体上的出气口与送风装置的吸气口和第一壳体上的进气口隔离。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机电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电气设备中通常存在发热部位,需要对发热部位进行冷却,一般采用风冷设备进行冷却。例如,在手机无线充电设备中,风冷设备的风扇转动,风冷设备吸入空气并排出空气,从而驱动空气流动,流动的空气为手机、充电线圈等发热部件进行风冷散热。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人发现,风冷设备在工作时,吸入的空气与需要排出的空气会混合,导致气流紊乱,降低了风冷设备的冷却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或其他类似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具有: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构成容纳空间的第二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送风装置,其中,所述送风装置具有马达、绕所述马达的旋转轴旋转的叶轮以及容纳所述叶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分别位于所述叶轮的轴向两侧,所述上壳体形成有第一吸气口,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径向外侧形成有排气口,所述上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位于所述叶轮的轴向同一侧,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有出气口,其中,所述第二壳体具有:比所述送风装置更靠所述轴向另一侧的底板;从所述底板的边缘向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壁部;以及从所述第一壁部的远离所述底板的轴向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壁部,所述第二壁部的边缘与所述第一壳体的边缘抵接,
所述冷却装置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送风装置的所述上壳体之间的第一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具有第一开口部,所述第一隔离板的径向内侧边缘在轴向上与所述上壳体抵接,所述第一隔离板的径向内侧边缘在径向上位于所述上壳体的所述第一吸气口的径向外侧的位置,所述第一隔离板的径向外侧边缘与所述第二壁部抵接;以及位于所述送风装置的所述下壳体与所述底板之间的第二隔离板,所述第二隔离板具有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二隔离板的径向内侧边缘在轴向上与所述下壳体抵接,所述第二隔离板的径向内侧边缘在径向上位于所述下壳体的所述排气口的径向内侧的位置,所述第二隔离板的径向外侧边缘与所述第二壳体抵接,所述第二壁部的位于所述第一隔离板和所述第二隔离板之间的部分形成有所述出气口。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离板和所述第二隔离板将所述容纳空间分割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由所述第一隔离板、所述第二隔离板、所述第二壳体以及所述送风装置的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围成,所述第二空间是所述容纳空间中除所述第一空间以外的空间。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风装置的所述下壳体形成有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二隔离板的径向内侧边缘在径向上与所述第二吸气口的径向外侧边缘重合,或者所述第二隔离板的径向内侧边缘在径向上位于所述下壳体的所述第二吸气口的径向外侧与所述排气口的径向内侧之间,所述第一壁部设置有第二进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74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物理结构的水利工程用混凝土急流槽
- 下一篇:一种水溶肥冲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