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力约束纤维逐级加捻重塑三角区的纺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67884.0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4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卫林;刘可帅;许多;郭维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H5/72 | 分类号: | D01H5/72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郝明琴 |
地址: | 43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约束 纤维 逐级 加捻 重塑 三角 纺纱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力约束纤维逐级加捻重塑三角区的纺纱装置,包括:收捻装置,其设置在距离前钳口3~15mm处,用于收拢加捻三角区纤维须条的宽度并压迫外围纤维向须条内部转移;重聚装置,其设置在距离所述收捻装置出口2~10mm处,用于再次对外围纤维约束并加捻成纱。本实用新型对三角区的重塑,具有减少纱线的毛羽、改善条干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力约束纤维逐级加捻重塑三角区的纺纱装置。
背景技术
环锭纺纱诞生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此项技术之所以延用至今,主要是其技术优点是其它方法无法具有的,但该技术也具有明显的缺点,即对牵伸后的纤维须条的约束和控制不够,导致纤维毛羽增多。在约束与控制纤维方面,国内外学者做过大量研究,主要是利用气流和机械的大类方法。
美国知识产权局1979年4月10日公开的专利号为41481779的实用新型专利《纱线处理的方法和装置(Method and apparatus yarn treatment)》和1989年8月22日公开的专利号为5263311的实用新型专利《改善纱线性能的方法和装置(Method and apparatus formodifying textile yarn)》,主要是用气流的方法减少毛羽。由于其装置复杂,并且耗能较大,所以有明显缺陷,在国内也有用相同原理减少毛羽的方法,但其结果对条干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公开日为2010年5月12日公开号为CN20145931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带沟槽的压力棒隔距块”。公开日为2013年10月23日公开号CN10331784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细纱集合器”,它们的共同缺点是成纱后条干有不同程度的恶化,作用区域都是在前钳口之前的牵伸区。
公开日为2014年4月30日公开号为CN103957762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对须条进行整纤的纺纱方法”,公开日为2015年2月18日公开号为CN104357972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须条纤维双重集聚的纺纱方法”,公开日为2015年2月18日公开号为CN104357973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调节纱线张力平衡的重集聚纺纱方法”,以及公开日为2015年3月25日公开号为CN104451981N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具有改善重集聚纺纱包围弧长的重集聚纺纱方法”,均为机械式约束与控制纤维的方法,均为在纤维上施加固定的外力,由于摩擦力是无法消除的因素,虽然可以尽力减少摩擦力的作用,但是仍然无法去除,必定恶化条干。
因此,需要一种既能减少毛羽但是又不会恶化条干的装置,以实现纺纱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力约束纤维逐级加捻重塑三角区的纺纱装置,运用纤维成纱的基本原理,重塑纺纱三角区的几何形状,使其更接近理想状态,同时利用机械方法作用重力控制纤维,在重聚装置的阻捻作用下,纤维较多部分受力较大,向较少部分转移,使纤维在纱体中更趋向均匀,从而使浮游纤维进入纱线主体,收捻装置和重聚装置对捻度传递施加阻力,使捻度实现逐级传递,因此,三角区的重塑,减少了纱线的毛羽,重聚装置的作用使纤维自调匀整改善了条干。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重力约束纤维逐级加捻重塑三角区的纺纱装置,包括:
收捻装置,其设置在距离前钳口3~15mm处,用于收拢加捻三角区纤维须条的宽度并压迫外围纤维向须条内部转移;
重聚装置,其设置在距离所述收捻装置出口2~10mm处,用于再次对外围纤维约束并加捻成纱。
优选的是,所述收捻装置为轮式时,所述收捻装置为槽轮,所述槽轮直径为6~8mm、长度为10~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78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