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角度可视化气体击穿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68065.8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0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林林;陈庆国;王新宇;冯浩然;张聪;贾宗凯;池明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度 可视化 气体 击穿 测试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角度可视化气体击穿测试系统,具体涉及气体绝缘材料在不同电压类型下的击穿特性试验,包括上盖、有机玻璃罐体和下盖,有机玻璃罐体设置于上盖和下盖之间组成密封腔体;上盖设置有电极绝缘子;电极绝缘子内部设置有电极绝缘子铜芯棒,其一端高于腔体外侧的电极绝缘子,另一端设置有圆板;电极绝缘子铜芯棒的圆板下盖侧设置有高压电极;下盖设置有电极固定件,电极固定件密封腔体侧一端设置有平板铜电极,与高压电极对应设置;下盖腔体外侧设置有不锈钢管、压力表和球阀。本试验系统可多角度观察放电情况,便于高速摄像机对于放电现象的拍摄,同时,制冷装置与制冷管路连接模拟低温环境下绝缘气体的应用环境进行测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角度可视化气体绝缘性能测试系统,具体涉及气体绝缘材料在不同电压类型下的击穿特性试验。
背景技术
气体绝缘具有较高的击穿场强,其化学稳定性、导热性及流动性均较好,且在击穿后能迅速恢复绝缘性能。因此,气体绝缘作为绝缘介质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封闭式组合电器、金属封闭输电线路、气体绝缘管道和变压器等诸多电力传输和配电设备中。在气体绝缘设备中,气体绝缘性能决定了设备的运行状况。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会遭受大气过电压、工频过电压及操作过电压多种电压作用,为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需充分掌握不同电压类型下的气体绝缘击穿特性及对相应的击穿机理进行研究,从而能够有效预防气体绝缘设备故障,为电网的安全有效运行提供保障。
为分析气体的击穿特性,获得实际的气体击穿路径,可采用高速摄像机对气体的击穿过程进行拍摄。传统的气体绝缘击穿特性测试系统留有可视窗口来观察气体击穿现象,此种系统限制了气体绝缘击穿观察角度,不能与高速摄像机良好配合,不利于气体击穿现象的观测,进而限制了气体绝缘击穿机理的研究。此外,在低温环境下,气体绝缘发生液化将导致设备中气体压力与密度降低,进一步使设备的绝缘能力与开断能力大幅下降,从而影响电力设备正常使用。
因此,急需一种全角度可视化、能够测试低温环境下的气体绝缘性能测试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角度可视化气体绝缘性能测试系统,实用新型的内容如下:
一种全角度可视化气体击穿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有机玻璃罐体和下盖,所述有机玻璃罐体设置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组成密封腔体;所述上盖设置有电极绝缘子,所述电极绝缘子一端设置于腔体内侧,另一端设置于腔体外侧;位于腔体内的所述电极绝缘子外侧设置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结构;所述绝缘套开口端面与所述上盖接触配合;所述电极绝缘子内部设置有电极绝缘子铜芯棒,所述电极绝缘子铜芯棒贯穿所述绝缘套和所述电极绝缘子;所述电极绝缘子铜芯棒一端高于腔体外侧的所述电极绝缘子,另一端设置有圆板,所述圆板设置于所述绝缘套的封闭段下盖侧;所述绝缘套、所述上盖和所述电极绝缘子通过所述电极绝缘子铜芯棒与螺母在所述电极绝缘子密封腔体外侧端面配合固定连接;所述电极绝缘子铜芯棒的圆板下盖侧设置有高压电极;所述下盖设置有电极固定件,所述电极固定件密封腔体侧一端设置有平板铜电极,所述平板铜电极与高压电极对应设置;电极固定件的另一端通过下电极连接件与所述下盖固定连接;所述下盖腔体外侧设置有不锈钢管,用于所述密封腔体内充入和排出气体;所述不锈钢管上设置有压力表和球阀。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玻璃罐体与所述上盖之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玻璃罐体与所述下盖之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制冷装置、制冷管路进口和制冷管路出口;所述有机玻璃罐体的罐壁内设置有螺旋式布置的制冷管路,制冷管路进口与制冷管路下盖端管路接口相连,制冷管路出口与制冷管路上盖端管路接口相连,用于降低密封腔体内部气体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下盖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测温端设置于密封腔体内部,用于测试密封腔体内部温度。
进一步地,有机玻璃罐体的材质为低温抗裂有机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80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经丝布丝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尺寸和定位的艺术设计用字体绘制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