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68590.X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2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司志强;李宁;刘毅;李建卿;陶明辉;冯贞阳;殷熊虎;候宇飞;王福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75734部队 |
主分类号: | B62D55/108 | 分类号: | B62D55/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刘文闻 |
地址: | 5115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履带 车辆 稳定 车身 支架 装置 | ||
1.一种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包括车身支架(1),车身支架(1)的四角上各设置减振槽(7),其特征在于:减振槽(7)中固定连接减振组件(8),所述减振组件(8)包括减振底板(26)和固定板(9),固定板(9)与减振槽(7)固定连接或者连为一体,固定板(9)上设置有连接柱(10),连接柱(10)上设置限位螺母(11),所述限位螺母(11)内部的螺纹与连接柱(10)外部的螺纹间隙配合,所述固定板(9)的下端设置有减振板(12),所述连接柱(10)贯穿固定板(9)与减振板(12),减振板(12)的两侧下端固定连接能够伸缩的伸缩杆(13),伸缩杆(13)贯穿于连接护壳(14)中,伸缩杆(13)和连接护壳(14)的下端固定在减振底板(26)的上表面上,减振板(12)中间下端设置若干个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的下端固定在减振底板(26)的上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件包括垫板(17)、连接板(18)、第一减振弹簧(19)、第二减振弹簧(20)和缓冲杆(21),垫板(17)设置在减振板(12)的下端并与连接柱(10)固定连接,垫板(17)下端固定设置连接板(18),所述连接板(18)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减振弹簧(19),所述第一减振弹簧(1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减振弹簧(20),所述第二减振弹簧(20)的簧径小于第一减振弹簧(19)的簧径,所述第二减振弹簧(20)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杆(21),所述缓冲杆(21)上端与连接板(18)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杆(21)的长度设置为第二减振弹簧(20)高度的三分之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减振底板(26)上对应第一减振弹簧(19)的底部设置固定座(23),固定座(23)上设置柔软材质的缓冲垫(22),所述减振底板(26)的下表面设置有柔软材质的降压软垫(2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底板(26)的靠近减振槽(7)的边沿设置第一防错位软条(15)和第三防错位软条(24),减振槽(7)上对应第一防错位软条(15)的位置设置与其相配合的第二防错位软条(16),减振槽(7)上对应第三防错位软条(24)的位置设置与其相配合的第四防错位软条(25),上述4个防错位软条用于防止减振底板(26)在振动下与减振槽(7)发生错位或者碰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支架(1)的内部设置有车身槽(2),车身支架(1)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槽(3),连接槽(3)上设置“倒L”型的履带连接板(4),连接槽(3)贯穿车身支架(1)与履带连接板(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连接板(4)的内侧设置有减振外壳(6),所述减振外壳(6)与车身支架(1)通过履带连接板(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外壳(6)的两侧各设置有定位槽(28),所述定位槽(28)上设置有安装板(29),所述安装板(29)与车身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29)的宽度与定位槽(28)的宽度一致,所述安装板(29)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组件(30),所述安装板(29)与定位槽(28)通过固定组件(3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履带车辆的高稳定型车身支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0)包括压板(31),所述压板(31)与安装板(29)大小吻合,所述压板(31)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螺栓(32),所述压板(31)的上端设置有拉把(33),所述拉把(33)与压板(31)固定连接,所述压板(31)的一侧设置有防脱落槽块(34),所述固定螺栓(32)贯穿防脱落槽块(34),所述防脱落槽块(34)的外侧设置有防脱落槽(35),所述防脱落槽块(34)与防脱落槽(35)形状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75734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75734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85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