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勾丝型针织布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68658.4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0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潘天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江新润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4 | 分类号: | B32B27/34;B32B27/02;B32B27/08;B32B27/12;B32B27/32;B32B9/00;B32B5/16;B32B9/04;B32B9/02;B32B5/26;B32B5/24;B32B5/30;B32B5/0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共创众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4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勾丝型 针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勾丝型针织布,属于针织布技术领域,其包括亲肤层,所述亲肤层的上表面与抗静电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抗静电层的上表面与杀菌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杀菌层的上表面与针织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针织层的上表面与耐拉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该防勾丝型针织布,通过耐磨层、针织层、第一纬线、第二纬线、第一经线、第二经线和粘合剂之间的相互配合,且耐磨层为尼龙纤维,由于尼龙纤维的耐磨性较高,从而可以对针织层进行保护,使得本装置在受到外力的拉伸之下,也不会有抽丝的现象发生,即使在裁剪时也不会发生脱丝的现象,使得本装置的实用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织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勾丝型针织布。
背景技术
针织布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分经编针织布和纬编针织布,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和排汗保暖等特性,大多具有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相对梭织布它具有产量高,适合小批量生产的特点,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和体并且无拘紧感。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穿着的衣物的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针织布在使用时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与钩状或者尖锐物体接触时容易产生抽丝现象,使得美观性较差,严重时可能导致整件面料报废,并且在裁剪时,边缘布料也容易产生脱丝现象,使得实用性较低,因此,需要一种抗拉效果好且具有防勾丝功能的针织布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勾丝型针织布,解决了普通的针织布与钩状或者尖锐物体接触时容易产生抽丝现象,使得美观性较差,严重时可能导致整件面料报废,并且在裁剪时,边缘布料也容易产生脱丝现象,使得实用性较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勾丝型针织布,包括亲肤层,所述亲肤层的上表面与抗静电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抗静电层的上表面与杀菌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杀菌层的上表面与针织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针织层的上表面与耐拉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耐拉层的上表面与耐磨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针织层包括多条第一纬线,所述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交叉缠绕,所述第一纬线与第二纬线之间的缝隙设置有第一经线,所述第一经线与第二经线交叉缠绕,所述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与第一纬线接触的地方通过粘合剂粘接,所述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与第二经线接触的地方通过粘合剂粘接,所述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的上表面与耐拉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的下表面与杀菌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纬线与第二纬线缠绕为麻花型,所述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缠绕为麻花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杀菌层包括纳米银涂层和竹炭纤维颗粒,所述耐磨层为尼龙纤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耐拉层包括聚乙烯纤维线和聚酰胺纤维线,且聚乙烯纤维线和聚酰胺纤维线纵横交错编织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亲肤层包括棉纤维和竹纤维,且棉纤维和竹纤维混纺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抗静电层为抗静电纤维。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江新润织造有限公司,未经晋江新润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86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生物碱萃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蓬顶灯具的嵌入式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