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层流流动控制风洞试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69027.4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3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昊;牛中国;王猛;刘国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06 | 分类号: | G01M9/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23101 | 代理人: | 吴振刚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层流 流动 控制 风洞试验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层流流动控制风洞试验系统,包括多条吹气管路和吸气管路,并且还包括吹/吸气控制动力源,吹气控制动力源包括空压机,储气罐,第一干燥过滤器,正压表,储气罐上安装有正压表,储气罐分别与多条吹气管路连接,每条吹气管路上面分别串联安装有流量计和吹气电动调节阀。吸气控制动力源包括真空泵,真空罐,第二干燥过滤器,负压表,真空罐上安装有负压表,真空罐分别与多条吸气管路连接,每条吸气管路上安装有吸气电动调节阀。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混合层流控制试验中变流量和固定流量控制,具有压力稳定、流量可调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速风洞混合层流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混合层流流动控制风洞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机翼作为飞机重要的升力来源,在较大攻角下会出现流动分离现象,这将减小飞机的升力,严重时甚至诱发飞机失速。飞机翼面出现大面积的流动分离还会带来阻力增大、机身振动、舵效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主控流动控制技术由于其控制的时间、控制的部位以及能量输入的可控等优势日益成为当前和未来流体力学和航空航天研究的热点。
目前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风洞和飞行试验研究,但目前还没有专用的吸气系统用于混合层流控制,大部分使用风扇、真空泵等直接连接管路实现吸气,存在流量不足、压力不稳、流量控制不准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层流流动控制风洞试验系统,能够实现混合层流控制试验中变流量和固定流量控制。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混合层流流动控制风洞试验系统,包括多条吹气管路和吸气管路,并且还包括吹气控制动力源,吸气控制动力源,所述的吹气控制动力源包括空压机,储气罐,第一干燥过滤器和正压表,空压机通过第一干燥过滤器与储气罐连接,储气罐上安装有正压表,储气罐分别与多条吹气管路连接,每条吹气管路上面分别串联安装有流量计和吹气电动调节阀,
所述的吸气控制动力源包括真空泵,真空罐,第二干燥过滤器和负压表,真空泵通过第二干燥过滤器与真空罐连接,真空罐上安装有负压表,真空罐分别与多条吸气管路连接,每条吸气管路上安装有吸气电动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1、如上系统还包括第一手动调节阀,第一手动调节阀与第一干燥过滤器并联。
2、如上系统还包括第二手动调节阀,第二手动调节阀与第二干燥过滤器并联。
3、如上系统还包括两个安全阀,真空罐和储气罐分别安装有安全阀。
4、如上系统还包括两个排污阀,真空罐和储气罐分别安装有排污阀。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及优点: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混合层流控制试验中变流量和固定流量控制,具有压力稳定、流量可调的优点。其通过由真空泵和真空罐、空压机和储气罐分别组成吹气和吸气控制动力源,解决试验过程中压力不稳的问题;既可以实现吸气控制,也可以实现吹气控制;吸气每路流量控制范围为0~0.06m3/min,吹气每路流量控制范围为0~0.4m3/min。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空压机,2、真空泵,3、储气罐,4、真空罐,5、吹气电动调节阀,6、流量计,7、干燥过滤器,8、负压表,9、正压表,10、排污阀,11、安全阀,12、手动调节阀门,13、吸气电动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90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