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多角度抗震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69159.7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1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般若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0 | 分类号: | F16L3/10;F16L3/205;F16L55/035;F16L5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梁悦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房屋建筑 角度 抗震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多角度抗震支架,包括扣合板、轴接板和安装板,扣合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对称分布,下方扣合板的两端固定安装有一对第二对接板,上方扣合板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轴接板,轴接板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一对第一对接板,一对第一对接板分别与一对第二对接板相对应,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该抗震支架时,可先根据联接管道的宽度来调整该抗震支架两个扣合板之间的相对宽度,该过程中,只需沿着第一螺纹杆转动相应的螺母,使得相应的弹簧舒张,从而调节第一对接板与第二对接板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方便将联接管道口固定于两个扣合板中,以初步增加两联接管道的各角度抗震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抗震支架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多角度抗震支架。
背景技术
鉴于地震的巨大破坏性,抗震性能是建筑施工前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建筑内管道的铺设是影响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如果管道的固定不能符合要求,坠落的管道及其附属结构将会在地震时造成巨大的伤亡。现有技术中两个管道之间一般通过管箍、螺杆等结构刚性连接,限于这种安装方式,管道仅能够抵抗一个方向的外力,而地震发生时其震动力度、频率和方向都是不规律的,当这些转化为施加在管道连接件上的作用力时,会极大的增加其疲劳失效甚至断裂的可能性,显然这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抗震性能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多角度抗震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多角度抗震支架,包括扣合板、轴接板和安装板,所述扣合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对称分布,下方所述扣合板的两端固定安装有一对第二对接板,上方所述扣合板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所述轴接板,所述轴接板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一对第一对接板,一对所述第一对接板分别与一对所述第二对接板相对应,每个所述第一对接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一对第一螺纹杆,一对所述第一螺纹杆均贯穿于相应的所述第二对接板内,每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之间均套接有一个弹簧,每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对接板的下方均活动安装有一个螺母,所述轴接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一对螺纹筒,每个所述螺纹筒的顶端均活动安装有一个第二螺纹杆,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一对转接环,一对所述转接环分别与一对所述螺纹筒相对应,每个所述转接环均与相应的所述第二螺纹杆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开设有两对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扣合板呈弧形板状,两个所述扣合板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一对滑槽,每个所述滑槽的内端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一对限位杆,且滑动连接有一个延伸板,一对所述限位杆延伸至所述延伸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呈水平板状,所述安装板的两侧部呈倾斜板状,且两侧部之间的夹角为90°。
优选的,所述轴接板与所述安装板的外观设计相同,且轴接板的底端呈弧面状。
优选的,所述延伸板与所述滑槽的形状大小均相同,所述延伸板的厚度为所述扣合板厚度的一半,所述延伸板的宽度为所述扣合板宽度的四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扣合板、轴接板和安装板之间轴心共线,四个所述弹簧均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优选的,所述扣合板由两层材质构成,两个所述扣合板的相对面材质为橡胶材质,两个所述扣合板的背对面材质为硬性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使用该抗震支架时,可先根据联接管道的宽度来调整该抗震支架两个扣合板之间的相对宽度,该过程中,只需沿着第一螺纹杆转动相应的螺母,使得相应的弹簧舒张,从而调节第一对接板与第二对接板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方便将联接管道口固定于两个扣合板中,以初步增加两联接管道的各角度抗震效果;
2、在固定两管道联接口的过程中,可沿着滑槽拉动延伸板,从而增加该抗震支架固定两管道的相对面积,从而进一步提升该抗震支架的抗震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般若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般若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91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红外热释探测和无线通讯技术的人体感应器
- 下一篇:一种便于组装的哑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