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位孔加工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69209.1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1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何丽红;岳旭;王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哈飞航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16 | 分类号: | B26F1/16;B26D7/02;B26D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15000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加工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装,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定位孔加工工装。所述的工装包括钻模(5)和防磨损垫片(8),防磨损垫片(8)位于复合材料成型模具(1)内,复合材料零件(7)待加工位置的下方,钻模(5)位于复合材料零件(7)待加工位置的上方。复合材料零件用模具固化成型后,使用钻模进行钻孔,定位孔大小和位置由钻模保证,消除了人为因素影响,保证了零件状态统一,提高了孔位质量,为后续切割、装配提供准确依据。改进后产品的孔位合格率为100%。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装,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定位孔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为了完成复合材料零件成型后下一步的切割、钻孔、装配等工作,需要预先在零件上制造出定位孔,然后定位进行后续工作。现有定位孔,也就是耳片孔的制造方法为:将复合材料铺层3铺放在成型模具1上,材料固化后在聚四氟乙烯圆柱销4处,就会自然形成孔位。这种制造方法的弊端是:成型后孔位质量主要取决于工人操作手法,人为影响因素大,并且铺层前需要对铺层材料进行精确细致处理,预留出制造定位孔位置。由于复合材料零件成型条件不是常温常压,而复合材料和金属的热膨胀系数不一样,为了消除不同材料热膨胀系数不一致带来的影响,将圆柱销的材料由金属改为聚四氟乙烯。同一个成型模具需要制造多件产品,反复插拔圆柱销会造成模具磨损,孔位变大,定位销和模体配合出现间隙,导致定位孔位置不准,所以在模体1中安装固定衬套2。固定衬套2经过淬火处理,具有一定的硬度和耐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复合材料定位孔精度的定位孔加工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材料定位孔加工工装,其特征为:所述的工装包括钻模5和防磨损垫片8,防磨损垫片8位于复合材料成型模具1内,复合材料零件7待加工位置的下方,钻模5位于复合材料零件7待加工位置的上方。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防磨损垫片8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防磨损垫片8通过固定衬套9固定在复合材料成型模具1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固定衬套9为经过淬火处理的耐磨损钢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复合材料零件用模具固化成型后,使用钻模进行钻孔,定位孔大小和位置由钻模保证,消除了人为因素影响,保证了零件状态统一,提高了孔位质量,为后续切割、装配提供准确依据。改进后产品的孔位合格率为100%。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定位孔加工示意图;
图2为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工装加工示意图;
图中:1为成型模具,2为衬套,3为复合材料铺层,4为圆柱销,5为钻模,6为钻套,7为复合材料零件,8为防磨损垫片,9为固定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复合材料定位孔加工工装,其特征为:所述的工装包括钻模5和防磨损垫片8,防磨损垫片8通过固定衬套9位于复合材料成型模具1内,位于复合材料零件7待加工位置的下方,钻模5位于复合钻模材料零件7待加工位置的上方。钻套6通过过盈配合装配到钻模5中,起到保护钻模的作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防磨损垫片8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聚四氟乙烯材料和复合材料零件7的热膨胀系数一致,避免了热膨胀对复合材料零件7型面和尺寸的影响,从而成型后的零件更精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防磨损垫片8通过固定衬套9固定在复合材料成型模具1内。这样工人在通过钻模6对复合材料零件7钻孔时,如果意外对防磨损垫片8钻穿后也不会磨损成型模具1,对成型模具1起到保护作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固定衬套9为耐磨损钢制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哈飞航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哈飞航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92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